动辄三四十元 为何路边摊越来越贵 成本与溢价共驱
动辄三四十元 为何路边摊越来越贵 成本与溢价共驱!曾经凭借物美价廉、方便快捷出圈的路边摊,如今陷入了尴尬境地。沙县炒饭在路边摊卖12元一份,而店内只需8-10元;夜市馄饨10元一碗,水平却只相当于店内6元的水准;地摊凉面肉沫的12元,没肉沫的也要10元,附近的门店才卖8元。近日,“路边摊比门店还贵”的话题再次引起网友热议,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相关讨论热度持续上升。
今年7月,广东博主“肥玟不肥(生活体验)”发布了一则关于“路边摊贵过门店”的探访视频。视频中,该博主提到路边摊的一份牛杂烫菜未明码标价,简单点一份就要收41元,而小连锁店同款菜品分量足、味道好,价格仅35.5元;炸串也是类似情况,路边摊35元,连锁品牌店明码标价仅33元;饮品方面,路边摊700毫升鸭屎香柠檬茶卖15元,比喜茶同款贵2元。视频最后,博主表示部分路边摊确实贵得离谱,品质与定价严重不符,引发不少网友共鸣。
在广州番禺一处夜市营地摆摊卖茶饮的小玲透露,营地内茶饮基本都是15元一杯,尽管价格与一些品牌茶饮相近,但算上成本后利润微薄。隔壁卖臭豆腐的豆哥也表示,现在物价上涨,成本增加,不得不提高售价。卖炒田螺的林哥则因生意不好打算不再经营,摊位已挂上设备转让的牌子。
动辄三四十元 为何路边摊越来越贵 成本与溢价共驱 动辄三四十元 为何路边摊越来越贵 成本与溢价共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