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户外不该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需做周全准备
双节假期前后,一系列山地户外事故引发关注。青海二百余人徒步被困;近千人因暴雪被困珠峰东坡;三名中国公民在澳大利亚登山徒步时身亡;一游客在四川党岭徒步时失温休克……近年来,走向户外渐成时尚,但大美自然里不仅有“诗和远方”,亦潜藏风险。多名专业人士表示,山地户外运动需做周全准备,不可“说走就走”,应大力科普户外风险,推广户外安全教育,促进全民户外运动素养提升。
近期登山、徒步事故多发的原因在于户外行业爆发式增长。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雷东风认为,户外运动热度飙升,社交媒体“打卡”风盛行,让更多人愿意走进自然,这是好的趋势。但参与者多,尤其是新手多了,事故数量也会相应上升。
中国登山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指出,低海拔登山、徒步、穿越的事故数量高居各类活动前三,近两年三项事故之和占总事故比例均在80%以上。这主要由于其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参与人数大幅提升,而低门槛也易导致参与者放松警惕。
北京市登山运动协会副会长胡松强调,户外不是公园景点,而是个复杂环境。山地徒步也不是普通意义的旅行热点话题,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可放松警惕。新人涌入热点话题,对户外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环境多变是引发危险的主要原因。北京蓝天救援队山野组队长曹春利指出,比如失温,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夏天也可能发生,只要汗、冷、风这三个要素齐全。海拔高的山峰,山脚和山顶的天气天差地别;哪怕几天前的降雨,也会导致山路湿滑松软。突发疾病也易造成风险。肠胃不适是野外遇险的“第一杀手”;户外动植物多,一些人会突发过敏;是否发生高原反应和体能好坏也没有直接关系。山地户外不该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需做周全准备 山地户外不该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需做周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