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内容

《藏海传》豆瓣评分陷争议 口碑两极分化(苏超火到多个城市需要换场地 文旅消费激增

3个月前 (06-06)热点关注55

  近日,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肖战等主演的古装剧《藏海传》在优酷迎来大结局,豆瓣评分7。1在网上引发热议。近年来,豆瓣评分争议不断。2021年央视报道指出两部影视剧出现“超前点评”的现象。对此,豆瓣回应称其后台算法和识别程序始终在更新,以保障评分公正性,并强调从未与任何评分相关的商务合作。

  

  《藏海传》在豆瓣上有超过33万人打分,其中打五星的用户占22。5%,打一星的仅占5。3%,四星评价最多,达33。8%。观众对这部剧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批评者认为剧情漏洞频出、硬伤过多,全靠主角光环维系。一条高赞短评直言:剧集整体好看,但剧本欠佳,男主全凭光环,缺乏智谋。而支持者则称赞肖战演技有进步、富有感染力,令人追剧上头。

  

  尽管评价褒贬不一,《藏海传》无疑是今年热度极高的电视剧之一。剧集在优酷播出后,热度迅速破万,打破平台纪录。云合数据显示,截至4日,《藏海传》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达38。3%。灯塔专业版数据表明,该剧集均播放量超4100万,远超第二名《折腰》2940万的集均播放量。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该剧13-26集在央八播出时,收视率为1。447%,位居黄金档第二。

  

  业内人士分析,《藏海传》在节奏把控、反转设计和悬念设置上较为成功,借鉴了微短剧的元素。例如,藏海被面具人救后改头换面,类似微短剧中的重生设定。其复仇之路虽有坎坷,但在众人助力下相对顺遂,这种主角光环能为观众带来爽感。此外,第一集出现的面具人身份之谜也吸引众多观众反复观看、探寻真相。有观众根据赵秉文出场时缩脖驼背的体态,推测他是面具人,而赵秉文第三人的设定也出乎众人意料,前期他作为藏海恩公暗中相助,面具揭开后阴谋才浮出水面。

  正在进行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吸引了大批球迷前往观赛,带动了6个主场城市的文旅消费大幅增长。由于原定比赛场地难以满足观赛需求,江苏多个城市申请更换成座位更多、灯光草皮等条件更好的比赛场地。官方数据显示,“苏超”已吸引了超过18万名球迷涌入各个主场城市现场观赛,上座率堪比职业足球联赛。

  在“苏超”的推动下,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推出观赛旅游套餐和城市IP展演,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据统计,6月2日至6月8日,江苏省内景区预订同比增长305%。

  6月3日,在土耳其加济安泰普,一名27岁男子在清洁油罐车时叼着烟,引发了一场爆炸。监控录像记录了整个过程。当这名男子打开油罐盖子时,罐内积聚的气体被点燃,他被爆炸抛飞数米远,摔落在地受伤。急救人员赶到后对他进行了初步治疗,并将其送往医院。目前该男子仍未脱离生命危险。涉事工厂负责人已被立案调查。

  范志毅怒喷塞鸟:他最多就碰到6脚球,点名批评归化球员表现!国足在与印尼的比赛中以0-1落败。范志毅在直播间中对国足归化球员塞尔吉尼奥的表现进行了批评。

  范志毅表示,上半场有两个位置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塞尔吉尼奥。他认为整场比赛下来,塞尔吉尼奥可能只触球了六次左右。根据他对比赛的记忆和判断,塞尔吉尼奥的触球次数甚至不到六次。

相关文章

河南代理主帅:球员训练状态挺好 新帅即将到位

河南代理主帅:球员训练状态挺好 新帅即将到位

   4月30日,中超联赛第10轮比赛前夕,河南队在主场迎战武汉三镇。赛前,河南队代理主帅陆峰和队员钟义浩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

爱彼迎Q1营收23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 净利润超预期

   当地时间5月1日,爱彼迎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每股收益为0.24美元,高于预期的0.23美元;营收达到23亿美元,超出预期的22.5亿美元;净利润为1.54亿美元,也高...

八村塁:打中锋太难了,身高体重成挑战

八村塁:打中锋太难了,身高体重成挑战

   在NBA季后赛西部首轮G5中,湖人以96-103输给森林狼,最终大比分1-4被淘汰。   ...

深铁集团2024年为何亏损334亿 万科业绩拖累所致

深铁集团2024年为何亏损334亿 万科业绩拖累所致

   4月29日,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重大损失公告。根据2024年度审计报告,深铁集团2024年合并报表范围内发生亏损334.61亿元。截至2023年末,该集团净资产为3164.31...

樊振东:从奥运替补到外战铁闸 书写传奇未完待续

樊振东:从奥运替补到外战铁闸 书写传奇未完待续

   5月2日,2025年世乒赛男单首轮外战名单公布,中国选手王楚钦、林诗栋等人将迎战强敌。这场"外战大考"让球迷们既期待又揪心,因为国乒阵中有一位用13年书写了外战神...

《百家讲坛》 20250503 食物的历史(第一部) 9 红薯传奇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红薯也叫番薯,在如今的中华大地上,红薯的种植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地区。作为一种高产、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南方甚至有“一造番薯半年粮”的说法。红薯在中国的历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