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内容

震惊!酒店机器人3年亏了8个亿 20亿负债压顶 酒店:不能为酒店节约人工成本!

5个月前 (04-29)热点关注104

  

酒店机器人3年亏了8个亿

   【酒店机器人3年亏了8个亿】近日,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迹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以“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身份上市。然而,其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却揭开行业残酷真相:过去三年,云迹科技累计净亏损超8亿元,即便头顶“全球酒店机器人龙头”光环,仍深陷“规模越大、亏损越深”的怪圈。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创始团队头顶光环——西安交大工程学出身、中科大MBA背景,创始人支涛曾任传感器公司CEO。凭借“酒店机器人”概念,公司迅速吸引腾讯、阿里、联想、携程等科技巨头投资,累计融资超12亿元,D轮投后估值达40.8亿元。最风光时,全球高端酒店万豪、洲际的走廊里,每10台机器人就有1台贴着“云迹”标签。 然而,资本的狂欢未能掩盖盈利困境。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营收从1.6亿元增至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2%,但同期净亏损累计达8.15亿元。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24.3%提升至43.5%,净亏损仍达1.85亿元。

   核心矛盾在于:硬件业务毛利率低,软件业务占比小。2024年,占营收83%的硬件业务毛利率仅38.1%,而毛利率超90%的软件业务(HDOS系统)收入占比不足两成。价格战血拼:2016年,云迹科技首台酒店机器人售价13.6万元;2023年,其主打产品“格格”系列均价已降至3万元以内,2024年进一步跌至2.09万元。“润”系列机器人价格从2.32万元降至1.31万元,“UP”系列更是从5.42万元暴跌至2.23万元。行业均价跌破万元,厂商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恶性循环。

   场景依赖症:云迹科技超80%收入来自酒店机器人,2023年这一比例高达95.1%。然而,酒店业采购预算收缩,对机器人需求从“尝鲜”转向“刚需”,价格战直接将利润空间压缩至极限。与此同时,机器人功能单一(仅能送货、清洁)、系统集成性差(难以融入酒店信息化闭环)、维护成本高昂(Wi-Fi改造、电梯梯控适配等),导致酒店采购意愿下降。

   技术空心化:公司近千项专利中,核心集中在硬件结构(如可换仓模块),AI算法和闭环学习系统依赖腾讯云、阿里IoT等外部整合。2024年底,CTO林小俊离职创业,技术路线稳定性存疑。

   资本倒逼上市:云迹科技与投资方签署对赌协议,若18个月内未能上市,需偿还18.7亿元赎回负债,而公司账面现金仅剩1.05亿元,仅够支撑7个月。为冲刺港股,公司被迫“砍研发保市场”——研发投入占比从42%降至23%,销售费用却反增2.46%,在技术迭代飞快的机器人赛道,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云迹科技将赌注押在医疗、工厂等新场景,但2024年非酒店收入占比仅17%,且竞争对手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已用更低价格卡位。更严峻的是,行业均价跌破万元,家电巨头海尔也开始入场竞争,机器人赛道正从“蓝海”沦为“红海”。

   资本需回归理性:亏损换未来的故事,在硬科技赛道已难以为继。投资者需更关注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而非盲目追逐“市占率第一”的光环。云迹科技的IPO,本质上是一场“用规模换时间”的豪赌。但当技术护城河不够深、商业化路径不够宽时,这场赌局的结果,或许早已注定。

   以上就是【酒店机器人3年亏了8个亿】有关内容,了解最新热点资讯请关注今日热点资讯__实时热搜榜_热点话题_热点关注_今日热点新闻事件。

相关文章

DeepSeek新数学模型刷爆记录 刷新多项高难基准测试

DeepSeek新数学模型刷爆记录 刷新多项高难基准测试

   DeepSeek推出了新模型DeepSeek-Prover-V2,专注于数学定理证明,并在多项高难度基准测试中刷新了记录。在普特南测试上,Prover-V2解决了49道题,远超当前第...

日本皇室生活费被内鬼偷了 侍从盗走360万日元

   日本宫内厅证实,德仁天皇的一名侍从自2023年11月起多次盗窃用于皇室生活开支的“内廷费”,涉案金额合计360万日元(约合18.1万元人民币)。这名现年20多岁的侍从于日前被移交警方...

消防部门:已控制住耶路撒冷山火:持续监控防新火点

   据《以色列时报》当地时间5月1日报道,以色列消防部门当天表示,经过24个多小时的努力,消防员已控制住耶路撒冷山区的火灾。在接下来的几小时内,消防员还将继续作业,以防止新火点的出现。(...

景区怕游客不会赶海撒蛤蜊助力 创意提升旅游体验

   5月1日,山东日照的景区上演了温馨一幕。为了帮助游客更好地体验赶海乐趣,景区工作人员在海滩上抛洒了大量蛤蜊,这一举动让游客们的旅程充满了惊喜和欢乐。    赶海对于...

美企业主抱怨: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产业链构建难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品完全“美国制造”面临诸多困难。关键零部件要么过于昂贵,要么过于稀缺或没有国内供应。过去12个月,标注“美国制造”的产品数量反而有...

《百家讲坛》 20250502 食物的历史(第一部) 8 玉米养大的帝国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自明朝传入中国,玉米就以“生命斗士”的姿态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在炊烟中幻化出千般滋味。从北方热气腾腾的玉米粥,到南方清甜软糯的煮玉米棒,百年沧桑,这份质朴的香甜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