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内容

如果一个人总是删掉你,然后又忍不住加回来,说明什么呢?-微信“最讨厌的功能”,终

2个月前 (07-09)热点关注32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某个朋友或者亲密的人,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委屈,把你从社交软件里删了,没过几天又犹豫着重新加回来。

  

周而复始,删删加加,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小风波。这种行为在很多人看来也许幼稚,细细体会,却藏着许多人性中的柔软与挣扎。

  

删掉你,是情绪的宣泄,是短暂的决绝。在那个瞬间,也许心里是千头万绪压成的一句:“算了,不联系就不联系!”可古人云,“人不读书性自孤,心不通人情自闭。”。

  

删人的那一刻,大多不是痛快,反而是沉重和孤单,是在情感对弈中的一次‘自罚三杯’。谁没有过因为气头上说狠话、做绝事,事后又悔恨自己不够成熟?

  

再次加回来,不过是情感的“回流”,是想念的潮水托着自尊向你缓慢靠近。白居易说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人,能让一个人反复牵挂,不舍得轻易放下的,终归还是少数。加回来的举动,何尝不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中满满的柔情与不甘?

  

很多时候,这样删删加加的人并非真的不在乎你,相反,他们太在意你的存在。只是有些话说不出口,有些委屈不敢埋怨,于是选择最极端也最无声的方式来告诉你:我在意,只是不会表达。

  

他们可能自尊心太强,或者害怕自己的低姿态被看轻,于是靠这种“进退两难”的小动作,一边审视你的反应,一边给自己找台阶下。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反馈司空见惯。多少次,我们在夜深人静时,不自觉点开对方的朋友圈,看早已熟悉的动态,又怕被发现只好默默退出。

  

不敢主动联系,却又在对方偶尔甩来消息时欣喜若狂。大家都很明白,人这一生能遇到志同道合、聊得来的朋友本就不易,感情来之不易,就不要轻易松手。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很多人删掉你的背后,并非不爱,而是“言语难尽情意浓”。

  

他们期待你一个回头,期待这段关系可以自然而然地继续。加回来的那一刻,实则已卸下全部的伪装,只等你一句温柔的回应。

  

他们这样反反复复,也是在用力保护着自己柔软的内心。人的感情如同薄冰,脆弱又珍贵,总希望别人能懂,哪怕仅有一次。

  

现实世界里,真正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少之又少。多数人都是“删的时候心如刀割,加回来却不敢多问一句”,只希望不要错过你一丝温柔的回应。

  

这份反反复复,是一种深深的不舍和牵挂。世间的关系,总是要经历一些曲折才能长久。删了再加的举动透露的是人在感情中的倔强与软弱,成长与迷茫。

  

或许成年人最高级的浪漫,就是“哪怕你删掉过我,只要你回头,依然愿意给你一个拥抱”。

  

每个人心里都有座孤岛,总渴望有人能不畏风浪,愿意一次次靠岸。“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既然世事不能如初,那就学会包容彼此的不完美,理解对方的小脾气和那些不好说出口的需要。

  

一个人总是删掉又加回来,未必代表什么坏事,可能只是感情深处的一种试探和关切。

  

有些人,走着走着自然就散了;有些人,即使千山万水,也难以割舍。

  

愿我们都能明白珍惜眼前、用心沟通,与懂你的人,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朋友圈又被点赞刷屏了?

  微信7月初悄悄测试新功能,关闭“共同好友点赞提醒”终于能治这病。

  早该这么干了,朋友圈终于回归清净本质。

  多少人有过这种经历:刚给朋友动态点完赞,手机突然疯狂震动。

  点开一看,十几个小红点全是张三李四给同条朋友圈点赞的通知。

  最尴尬的是前任现任同时在评论区出现,系统还贴心地提醒你“快去看他们互动”。

  这种设计简直就是社交绑架,逼人围观无效信息。

  这次更新其实很巧妙。

  关了共友提醒,自己点赞过的内容有新评论照样能收到通知。

  既保留真实互动,又过滤掉噪音干扰。

  实测安卓和iOS更新到最新版,在朋友圈消息列表右上角戳两次就能找到开关。

  可惜现在还是灰度测试,没轮到的用户还得再忍忍。

  仔细想想,朋友圈早该做减法了。

  谁真关心陌生人给同事自拍点赞?

  那些“小红点焦虑”本质是产品设计的锅。

  斯坦福研究早就说过,62%的用户会因未读通知分心。

  这次改动算是微信终于承认:不是所有互动都值得推送给用户。

  其实这事挺有意思。

  朋友圈刚兴起时,共同点赞通知还能拉近疏远关系。

  现在熟人社交基本转移到私聊和小群,朋友圈早变成半公开场所。

  继续推送共友互动,就像硬把广场舞音乐塞进你耳机——不是热闹,是噪音污染。

  热搜评论区炸出一堆心声。

  有人喊“建议下次取消拍一拍”,更多人求着出“屏蔽工作群艾特全体成员”。

  要我说啊,最该加的是双向删除检测功能。

  还有那个拍一拍后缀,误触领导时能原地爆炸三次。

  朋友圈早该回归本源了。

  与其被算法逼着当点赞工具人,不如把选择权真正还给用户。

  这次改动虽然微小,至少证明产品团队终于开始琢磨:到底什么信息对用户才算真正重要。

相关文章

《动画大放映》 20250430 18:35 22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喜羊羊与灰太狼 羊村守护者8 心世界奇遇》 第27集 花房大冲关;2.《喜羊羊与灰太狼 羊村守护者8 心世界奇遇》 第28集 各司其职;3.《喜羊羊与灰太狼...

《健康之路》 20250501 春尽夏至巧养生 1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立夏有尝三鲜的习俗,地三鲜养生正当时,不仅新鲜,更藏养生智慧。本期带您探寻时令馈赠,滋养身心迎夏天。(《健康之路》 20250501 春尽夏至巧养生 1)...

神舟十九号带回的果蝇等空间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交付科学家 开启多领域深入研究

   4月30日13时许,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本次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的25项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

米奇·约翰逊担任马刺主教练 波波维奇转型总裁

米奇·约翰逊担任马刺主教练 波波维奇转型总裁

   波波维奇将不再担任马刺主教练,转而全职担任球队总裁。马刺官方随后证实了这一消息。     ...

6旬大爷光脚夜跑一路领先00后大学生 真青年来了!

6旬大爷光脚夜跑一路领先00后大学生 真青年来了!

   昨晚,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操场上,一位光脚跑步的老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位名叫裘惠焕的大爷已经60岁了,他穿着运动背心,脚上只有一双磨得发亮的袜子,却以轻盈的步伐连续超越了多名年轻...

假期建议不要大吃大喝过度补觉 警惕越休息越累

   假期本应是放松身心的时光,但很多人假期归来后却感到更加疲惫。有些休息方式不仅不能恢复精力,反而让人越休息越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