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内容

今日出伏,建议“1要吃,2不做,忌3样” 顺应天时养护身心

3周前 (08-19)热点关注39

   今日出伏,建议“1要吃,2不做,忌3样” 顺应天时养护身心!凉风悄然越过窗棂,日历翻至六月二十六——今年三伏天正式退场之日。夏末秋初的微妙转折,在这一呼一吸的晚风里埋下伏笔。出伏不仅是暑热的撤退令,更是古人顺应天时、调养身心的智慧起点。此时牢记“要囤润燥食材、吃鸭肉和茯苓糕、忌贪恋凉寒、暴晒劳形和熬夜伤神”,正是承袭这古老智慧,为健康平稳入秋铺路。

  

   出伏之后,天地间燥气日盛,最易伤肺耗津。秋梨、山药、银耳、百合、蜂蜜等润燥生津的食材,是此时家中厨房的必备。它们性质平和,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口干咽痒、皮肤紧绷等不适。不妨趁此季初临,价格相宜,适量采买储备。一罐晶莹的蜂蜜,一袋饱满的百合,几颗水灵的秋梨,静静置于厨房一隅,守护家人一秋温润。

   鸭肉是滋阴养胃的佳品。民间素有“出伏吃只鸭,秋燥不用怕”的智慧。鸭肉性凉味甘,一碗醇厚的老鸭汤或几块酥嫩的焖烧鸭肉,不仅抚慰因苦夏而疲惫的脾胃,更能有效抵御初起的燥气。做法无需繁复,清炖或与冬瓜、萝卜同煨,取其本味精华,滋养效果更佳。

   茯苓糕是健脾祛湿的美味。长夏湿困虽渐退,脾胃仍需呵护。茯苓药食同源,其性平和,利水渗湿兼能健脾安神。将茯苓粉融入米糕或发糕中蒸制,便是古人应对换季脾胃不和的智慧结晶。一块温润清甜的茯苓糕下肚,如同为身体注入一股温和的推动力,助其顺畅过渡,唤醒脾胃活力。

   出伏后昼夜温差拉大,早晚凉意渐显。此时若依旧贪图冷饮、过度吹空调或洗冷水澡,极易使寒邪乘虚而入,引发感冒、腹泻,甚至埋下关节隐患。古人强调“秋冻”需有度,适时添衣,温水入口,让身体在温暖中缓缓适应秋凉,方为养生上策。今日出伏,建议“1要吃,2不做,忌3样” 顺应天时养护身心 今日出伏,建议“1要吃,2不做,忌3样” 顺应天时养护身心

相关文章

《24小时》 20250427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下调起退点,商务部等6部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同日同店购退税物品满200元可申请退税;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反噬自身:美国滥施关税在美国国内遭到普遍质疑;五一假期临近...

美发生两起小型飞机坠机事故 造成2死1伤

美发生两起小型飞机坠机事故 造成2死1伤

   佛罗里达州发生了一起坠机事故。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发生了两起坠机事件,导致2人死亡、1人受伤。   ...

《今日说法》 20250429 昂贵的“相亲”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24年的一天,河南省中牟县的李先生报警称,自己离婚后,在“对爱相亲”交友平台上认识了女嘉宾丹丹,其自称已离婚,是郑州一家医院的医生。李先生觉得和丹丹谈得来,不...

美国第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3% 增速由正转负

   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了0.3%。相比之下,2024年第四季度的GDP环比按年率计算增长了2.4%。...

董某莹父亲为国企总经理?官方回应 正在核实中

董某莹父亲为国企总经理?官方回应 正在核实中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某被举报婚内出轨多人,此事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该院规培住院医师、协和医学院4+4博士董某莹也成为了焦点人物。   ...

中超:泰山1-1海牛遭3轮不胜,枪手旧将破门,谢文能替补送助攻 齐鲁德比平局收场

   北京时间5月1日,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0轮上演了一场齐鲁德比,山东泰山在主场对阵青岛海牛。上半场比赛双方均未能取得进球。    进入下半场,席尔瓦凭借个人能力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