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宁可早起跑步,也不要有4个恶习

2个月前 (06-12)热点话题43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每天控制饮食,可血糖还是有波动,是不是跟天气变热也有关系?”这句出自一位糖尿病患者的提问,语气平静,眼神里却藏着不安。

  

高温天气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代谢和血糖调节本来就复杂得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每一个生活习惯都会牵扯整张网的稳定。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看似日常的小动作,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有些人一到夏天,想着早上起得早胃口也不好,就干脆不吃早餐,空腹时间从昨晚到第二天延长了十几个小时。很多人以为空腹时间长有利于减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确实,短时限的间歇性禁食在部分研究里对代谢有些正面作用,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不适合糖尿病人。

  长时间空腹让肝脏启动糖异生,把储存的糖原、脂肪甚至部分蛋白质转换成葡萄糖,反而让空腹血糖升高。稳定才是糖尿病控制的核心,长时间的饥饿制造的,是剧烈波动而非平稳曲线。

  

还有人觉得天气热了,出门动一动容易出汗,就干脆宅在家里多坐会儿,少出点汗。久坐成了夏天最普遍的恶习。

  

长时间缺乏运动对糖尿病人的危害,不只是体重的问题,而是代谢核心出问题。肌肉组织在糖代谢里承担着主要的葡萄糖清除任务。

  

静态久坐让肌肉消耗葡萄糖的效率下降。微小的变化在短期可能没什么,但一年下来差距会拉大到临床意义的警戒线。

  

久坐还直接影响血脂代谢,升高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促发血管内皮损伤,糖尿病并发心血管事件的概率随之上升。

  

有些人习惯夏天晚睡。白天热得难受,晚上凉快了才觉得清醒,刷手机、看电视、打游戏,长期熬夜成了很多人的习惯性放纵。熬夜对糖尿病的打击,是系统性的紊乱。

  

熬夜会扰乱昼夜节律,直接破坏皮质醇分泌规律。正常人皮质醇清晨高,傍晚低;而熬夜者皮质醇在夜间维持高水平,导致胰岛素拮抗状态增强,血糖清晨反弹加重。

  

天气炎热时,人们早餐喜欢图个凉爽、方便,甜品、冰咖啡、蛋糕、甜饮料、果酱面包频频出现在早餐桌上。高糖早餐对糖尿病人简直像在血糖上泼油。

  

清晨本身就是糖耐量最低迷的时段,高糖早餐进入体内瞬间拉升血糖,让餐后血糖几乎冲上峰顶。频繁的高糖早餐冲击,不仅增加胰岛β细胞负担,还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甘油三酯在餐后高糖环境下迅速升高,形成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对血管壁破坏性极强。长久下来,这些高糖早餐几乎成了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的隐形杀手。

  

更深一层的逻辑在于,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恶习,其实都在破坏人体内分泌系统的节律稳定。糖尿病管理的关键并非单纯看餐后两小时血糖,而是整体代谢网络是否平稳。

  

空腹太久扰乱糖异生节律,久坐削弱肌肉葡萄糖清除能力,熬夜搅乱激素分泌周期,高糖早餐打乱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这些习惯像几把不同角度的刀,在不断切割患者本就脆弱的内分泌系统协调能力。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残酷事实:糖尿病的根本并非在血糖,而在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丧失。而胰岛素抵抗,其实正被这些生活习惯不断放大。

  

作息紊乱与胰岛素敏感性呈高度负相关,尤其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节律紊乱致使葡萄糖转运体GLUT4的表达量降低,肌肉、脂肪和肝脏对胰岛素信号反应迟缓,如此一来,糖尿病自然愈发难以控制。

  

不少人还存在个误区,以为控制饮食、吃药打针才是核心,生活习惯调整属于“辅助措施”。其实正相反。现代糖尿病医学已充分认识到生活方式干预的中心地位。

  

生活习惯远远不是辅助,而是直接决定病情波动的核心变量。

  

有趣的是,晨起运动对昼夜节律的修复也起到正向反馈。运动促使褪黑激素提前分泌,晚上更易入眠,睡眠质量改善,糖耐量随之提升。

  

睡眠与血糖关系极深。睡眠每减少1小时,糖耐量平均下降7%。晨练在无形中帮糖尿病人修复了破损的节律性,让代谢系统重回相对平衡。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晨练虽好,强度需适度,尤其是在高温日子里,过早高强度运动可能因血液浓缩带来心血管意外风险。

  更合理的是日出后一小时内,气温适宜时段里进行中低强度耐力型运动,避免突然激烈爆发力训练。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与小量低升糖食物,有助于平衡晨间代谢压力,避免运动性低血糖。

  

既然运动这么好,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管不住恶习?核心问题其实在心理安全感。空腹、久坐、熬夜、高糖饮食,看似坏习惯,本质上是人在不自觉间用以获得短暂心理安慰的方式。

  

深夜刷手机,是短暂逃避压力;高糖早餐,是快速获得能量补偿的奖励机制;久坐,是疲劳后的惯性偷懒;空腹,是懒于准备食物的偷工省事。

  

所有行为背后,藏着情绪化代偿。这才是糖尿病人群长期管理里最难以攻克的心理暗区。

  

那么就引出个更深的现实问题:在糖尿病生活管理中,为什么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远超饮食和药物调整?研究已逐渐给出答案。

  

情绪不稳直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持续性皮质醇升高对胰岛素信号破坏巨大。

  

2023年《柳叶刀·糖尿病学》一项涉及欧亚非12国的综合大数据分析显示,情绪焦虑评分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呈线性正相关,焦虑评分每上升5分,五年内并发症风险上升19%。

  

控制情绪,比控制糖摄入更直接决定长期结局。而情绪稳定往往源于节律健康、生活习惯有序。真正的糖尿病康复,从来不是少吃几口糖,而是让身体与生活重新学会规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齐梦亚.新确诊糖尿病患者增加运动与降低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基础医学与临床,2024-06-28

“气温升高,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宁可早起跑步,也不要有4个恶习” 的相关文章

男子抵达三天高反死亡!不是洗澡输液,而是多数人犯的致命举动!

男子抵达三天高反死亡!不是洗澡输液,而是多数人犯的致命举动!

   一    高原旅行逐渐成为国人热爱的旅游方式,四川四姑娘山等热门...

西方军事专家:“面对中国强大国力,印度第一次感觉到后背发凉”

西方军事专家:“面对中国强大国力,印度第一次感觉到后背发凉”

   西方军事专家:“面对中国强大国力,印度第一次感觉到后背发凉”...

巴铁很无奈:中国武器虽物美价廉,但有时候买啥,不是自己说了算

巴铁很无奈:中国武器虽物美价廉,但有时候买啥,不是自己说了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

16岁天才遭质疑!43秒03打脸黑粉:中国短跑不需要圣母

16岁天才遭质疑!43秒03打脸黑粉:中国短跑不需要圣母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跑道快被踩冒烟了!5月11日那场女子4X100米接力资格赛,四个中国姑娘硬生生跑出43秒03的小组第一,直接把东京世锦赛门票抢到手。最...

37秒84!日本接力队爆冷击败奥运冠军拿第一,中国队无缘决赛

37秒84!日本接力队爆冷击败奥运冠军拿第一,中国队无缘决赛

     “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永远充满未知与惊喜。”2025年5月10日晚,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灯火通明,世界田联接...

潮汕村民盖5套四合院7栋小洋楼,占地54亩网传耗资10亿,官方回应

潮汕村民盖5套四合院7栋小洋楼,占地54亩网传耗资10亿,官方回应

   5月9日,汕头官方发布强拆公告,责令西胪镇村民陈某彪,在45日内拆除违建建筑“英之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