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不好?和AI抢饭碗?真实艺术专业的就读体验究竟如何?(被拐儿子携女友回家父
文化课不好?和AI抢饭碗?真实艺术专业的就读体验究竟如何?腾讯新闻教育频道2025高考季特别策划《高考路上的前辈》,邀请学长学姐、家长老师等“高考过来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为准大学生提供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实用建议。个人经验分享非专业指导,请理性参考。
与表演、舞蹈、播音主持等艺术专业相比,美术生似乎较少受到社会关注。事实上,每年高考时,美术生们也面临着自己的选择题,尤其是校考失利后希望通过联考和文化课成绩进入不错的综合性大学的美术生们。校考失利是否只能再来一年?进入综合性大学读美术类专业是否会面临歧视或在行业中“低人一等”?如何选择才更有利于职业发展?
本文邀请了一位通过联考进入北京一所综合类大学的美术专业学姐,来分享她在综合性大学读美术专业的个人经验。她提到,专业美院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鄙视链”正在逐渐减弱。美术类的专业考试(校考和联考)在高考之前已经基本结束,在高考之后最重要的便是根据高考成绩和已取得的美术联考成绩、专业院校过线证书等选择学校,以最大化利用好自己的分数。
在择校前,大部分美术生与家长需要了解专业院校的排名计算规则、各个学校的算分公式以及录取顺序是否为“文过专排”。全国有不少综合类大学通过“美术联考+高考”招收学生,但各大学在不同省份的招生情况和数量不同。报考前需判断自己的综合排名,估算自己所处的位置,再填写志愿。对于在校考中失利的同学而言,抓住“美术联考成绩+高考成绩”的机会,进入一所好的综合类大学,也不失为一个改变人生道路的选择。每年都有很多家长同学因不了解本地政策而在错失美术校考后再次失去另一个“上岸”机会,令人惋惜。
对于美术行业而言,院校差距确实存在,但个人的努力是专业能力进步的核心。地理位置与学校资源也可弥补专业院校上的差距。相较于专业类美术院校,综合类大学对美术专业的重视程度整体较低,但具体情况因学校而异。一些211大学以其艺术专业闻名,而某些大学甚至没有“美术学院”的位置,美术专业挂名在其他院系名下。
被拐儿子携女友回家父亲表示满意 温馨团聚感动网友。6月28日,福建莆田发生了一场温馨的团聚。被拐25年的小智(原名朱小冬)找到了亲生父亲,并带着女朋友一同回家,让这个失散多年的家庭迎来了双倍的喜悦。
小智在5岁左右于贵州被拐,随后被带到福建莆田。多年来,他一直误以为自己是被父亲卖掉的,性格变得沉闷内向。今年,在女朋友的支持下,小智决定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寻找亲生父母。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小智得知父亲从未放弃寻找他,误解终于得以澄清。
这次回家,小智的父亲见到儿子带回来的女朋友非常高兴,称赞女孩性格好,和儿子很合拍。小智的女朋友也表示会多包容他,因为他从小缺少关爱。
这一温馨场景被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网络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许多人感动于小智找到家人并拥有一个善良的伴侣,纷纷送上祝福,希望所有被拐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拥有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