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骨正在缩小 未来剖腹产或成主流及油价时隔近两年再现“三连涨” 年内六涨五降
女性盆骨正在缩小!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最近完成了一项研究,分析了来自三个国家超过8000名女性的数据,发现过去150年间,女性盆骨宽度逐渐变窄。尽管女性平均身高有所增加,肩宽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但盆骨宽度却持续缩减。这一变化不仅可能影响女性健康,还增加了自然分娩的难度。
目前,科学家尚未明确导致这一变化的具体原因。部分科学家认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剖腹产的普及,可能改变了自然选择压力,使得盆骨较窄的女性也能顺利生育,从而影响人类进化方向。然而,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认为营养改善和医疗条件优化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人体可能优先保障大脑等关键器官的发育,而牺牲其他部位如盆骨的生长;而在营养充足的环境下,身体结构可能发生重新调整,导致盆骨相对变窄。
未来,剖腹产可能会成为更普遍的分娩方式。
油价时隔近两年再现“三连涨” 年内六涨五降两搁浅!2025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发布公告,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分别上调235元/吨和225元/吨。折合成升价计算,92号汽油价格将上调0。18元/升,95号汽油价格、0号柴油价格均上调0。19元/升。私家车主加满一箱50L的92号汽油预计将多花9元左右;市区百公里耗油7L-8L的私家车平均每行驶100公里的费用预计增加1。3元左右;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平均每行驶100公里的燃油费用预计增加7。7元左右。
这是2025年的第13次油价调整,也是下半年的首次调整。算上6月3日、6月17日的两次上调,本轮调整后油价迎来了久违的“三连涨”。近年来原油市场受需求不振、供应过剩等影响持续不景气,油价调整也降多涨少。上一次“三连涨”还要追溯到2023年年中,彼时OPEC+持续加大减产力度,助推了自当年6月28日到8月23日的罕见“五连涨”,不过此后不久即遭遇“六连降”。2024年涨跌次数持平,但总体价格走势仍下行。计入本轮调整,今年以来油价“六涨五降两搁浅”,但整体价格变化仍为负值,本轮调整后年内汽油价格累计下调95元/吨,柴油价格累计下调90元/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方面,除油价一直较高的海南、西藏外,其他地区92号汽油价格调涨后普遍集中在7元/升-7。7元/升之间;95号汽油价格主要集中在7。5元/升-8。1元/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