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87客机因技术故障降落 两次紧急着陆 ,AIGC检测新规后的第一个毕业季
巴拉圭民航局报告称,6月30日,西班牙欧洲航空公司一架从首都亚松森飞往马德里的航班因技术问题两次紧急降落。这架波音787-9机型的飞机上载有272名乘客。当天,飞行员在从西尔维奥·佩蒂罗西国际机场起飞10分钟后发出“PAN-PAN”代码,表示需要优先返回机场。飞机放空燃油后紧急着陆。经过休整后,航班再次尝试起飞,但15分钟后飞行员再次发出同样代码,飞机耗空燃油后再次紧急降落。目前,航班紧急返航的原因仍在调查中。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员受伤,最终该航班取消了行程。
4月初,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王菁提交毕业论文进行知网AIGC率检测后感到恐慌。结果显示只有1。3%,她担心因AI检测率过低,论文会被抽去“盲审”。实际上,她在撰写过程中全程使用了AI工具,包括内容生成和润色。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发布了本科毕业论文中AIGC的使用规范,除要求检测外,还规定学生不得用AI直接生成论文。王菁曾让不同系统检测同一篇课程论文,结果有的显示AIGC率为70%,有的仅为7%。这只是全球高校对学生使用AI进行规范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多,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以及部分国外高校陆续出台相关规范,但各校的具体执行尺度不一。
通知发布时,王菁的毕业论文初稿在AI辅助下已接近完成。她研究的是某行业的特殊劳动现象。去年论文开题时,她不信任市面上的AI工具,因此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都是手工完成的。今年年初,她访谈了十余人,开始撰写论文。面对海量素材,她不知如何下手。恰逢春节期间DeepSeek火了,国内多所高校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供师生使用。
一天晚上,为搭不出论文框架焦虑的王菁将访谈记录、文献综述等文本都“喂”给了DeepSeek和腾讯元宝,结果让她惊喜。AI提供的框架完整且有递进,她整合出一份符合自己思路的框架,并在AI的帮助下完成了语言润色。王菁花了一天半时间用“大白话”写出论点和论据,再用一周时间请AI润色。最终,她完成了一万多字的论文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