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安全风波蔓延至共享平台 3C认证成焦点-从“争吵不休”到军售合作 美对乌态
充电宝安全风波蔓延至共享平台!近期,充电宝行业因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民航局于6月26日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对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关注。
财联社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街电、怪兽等头部共享平台也存在部分充电宝无3C认证的情况。相关公司人员表示,强制3C认证的要求始于2024年8月,因此市场上仍有部分旧款充电宝未通过3C认证。
此次召回风波主要涉及罗马仕与安克创新两家企业。根据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告,罗马仕召回的产品数量接近50万台,而安克创新则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超过180万台产品。随着3C标识成为乘机的必要条件,共享充电宝是否拥有3C标识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艾瑞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规模已突破126亿元,覆盖全国超400万个点位。
财联社记者在深圳蛇口区域走访时发现,由街电、小电等品牌运营的共享充电宝中,确实存在部分设备机身无3C标识的情况。街电充电宝官方表示,目前市面上的部分旧款充电宝确实没有3C认证,公司正陆续召回替换。小电客服也确认,部分旧款产品没有3C认证。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3C认证的执行时间点。去年8月1日是强制执行3C标准的时间点,在此之前的充电宝大部分都没有3C认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只是未按当时非强制性的3C标准进行认证。
尽管如此,大量无3C标识的旧款设备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之间构成了行业当前最直接的矛盾。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安全风波主要集中在个人充电宝领域,共享充电宝行业并未出现大规模类似事件。这背后反映了两种业态在供应链选择和商业模式上的差异。
俄乌战火持续,谈判桌上的博弈也在暗中进行。继6月初的第二次会谈后,俄乌第三轮会谈的具体日期尚未确定。俄罗斯在7月1日表示,正与乌克兰就第三轮谈判的具体日期进行磋商。
谈判迟迟未开启,美国的态度近期似乎有些微妙变化。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俄乌冲突及谈判走向值得关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副所长陈宇指出,从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三次会面的态度变化可以看出美乌关系的演变。第一次会面时双方激烈争吵;第二次在梵蒂冈会面氛围更务实;第三次在北约峰会上,双方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在军援等问题上取得了进展。
陈宇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美国意识到之前过度施压乌克兰难以取得实质效果,因此试图调整政策,寻找更切实可行的方针。另一方面,乌克兰也采取了策略性应对,意识到不能直接顶撞特朗普,而是要与其周旋。此外,乌克兰希望通过矿产协议让利,将军援改为美国对乌军售,并用矿产企业共同基金支付上百亿美元购买包括爱国者导弹系统在内的武器。
尽管美国政策有所调整,但其基本出发点并未改变,斡旋冲突仍是为了调整对俄政策做准备。因此,美国不太可能对俄罗斯施加过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