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爸爸考上研究生 年龄不是限制梦想的理由-北京中招校额到校政策有变化 覆盖
50多岁爸爸考上研究生 年龄不是限制梦想的理由。前几天在家长群里聊天,一位 48 岁的妈妈突然问:“我这把年纪,还能考研究生吗?” 这话一出,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人认为快退休了没必要折腾,也有人鼓励说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50 岁考研并非天方夜谭,教育部早就取消了年龄限制,而且近年来大龄考生的数量显著增加。
很多人担心国家会卡年龄,但自 2014 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实施以来,考研已经彻底取消了年龄上限。到了 2025 年,政策更加明确: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硕士,只要有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都可以报考。不过,个别专业如中央美院的艺术类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军事学专业,对年龄有特殊要求,但这只是少数情况。
你可能觉得 50 岁考研是个新鲜事,其实不然。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考研人数为 457 万,其中 30 岁以上的考生占 6%;预计 2025 年这一比例将升至 19。3%,短短五年增长了 117%。35 岁以上考生人数更是达到了 12。7 万,比三年前翻了两倍多。尽管录取率较低,但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3 年有一位 58 岁的大爷被自动化学院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中,30 岁以上的也占到了 20% 左右。
魏长东 51 岁时考上了牡丹江师范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他只有初中学历,通过自考拿到本科文凭。备考期间,他每天学习 5 小时,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最终以 404 分的成绩进入复试并排名第十,成为学校的励志榜样。
肖朝虎是传媒公司高管,决定转行学茶学。他仅用 100 天备考,初试成绩 398 分,顺利上岸。他利用 ChatGPT 生成知识库和助记词,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7月9日,北京中考考生可以查询成绩。7月13日起,家长和考生将开始填报志愿。今年是北京实施新中考的第一年,新政的实施可能会导致往年数据的参考性下降。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教学主任吴冰峰指出,今年校额到校政策有显著变化,覆盖范围全面扩大。以往,校额到校主要针对一般公办初中,而今年所有初中校,包括民办初中和优质初中都被纳入其中,这意味着更多学生有机会通过校额到校进入优质高中。市教委规定,今年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确保了校额到校的招生计划。
在录取条件方面,由于中考总分从670分降至510分,校额到校的录取分数线分,同时综合素质评价需达到B等级以上。虽然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科目不再计入中考总分,但部分区对这些科目的等级也提出了要求,例如朝阳区就要求报考校额到校的学生这几科需全A。
校额到校名额的分配遵循多个原则,主要是按照初中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比例进行分配。学生规模较大的初中校获得的校额到校名额相对较多,同时会向普通初中、农村校倾斜,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民办校和公办校在名额分配上遵循相同规则,享有平等机会。
名额分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各区教育资源情况、学龄人口变化等进行动态调整。各区教委每年招生前会公布详细的《校额到校名额分配表》,明确每所初中对应的优质高中及名额数量,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校额到校政策的变化可能对统招考生报志愿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由于校额到校、集团校直升等升学途径的增加,统招名额会有所缩减,这使得统招分数线可能会上涨,中等偏优的考生在统招中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另一方面,考生的志愿填报逻辑需要重构。校额到校录取主要依据校内排名,考生要结合本校的名额分配情况和自己的校内排名来填报志愿。在统招志愿填报时,由于统招剩余名额减少,考生可能需要更加谨慎,不妨适当降低预期,采用“冲稳保”的策略,合理拉开志愿梯度,优先选择录取概率较高的学校,避免滑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