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达斯割不动年轻“韭菜”了吗 国货崛起改变消费观及失控的充电宝,成了谁的摇钱树
哈根达斯割不动年轻韭菜了吗!国人逐渐意识到不愿再被资本割韭菜。哈根达斯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冰淇淋品牌,起初因包装精美、食材讲究而受到欢迎,销量一路攀升。但进入中国市场后,其定价策略与国外大相径庭,价格高昂。
尽管原料相似,但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却远高于其他地区。随着中国冷饮行业的兴起,消费者逐渐对高价冰淇淋失去兴趣,哈根达斯的销量开始下滑。
哈根达斯一直被视为冰淇淋界的“茅台”,以其高端定位和天然成分著称。1921年,为了吸引消费者,品牌特意起了一个丹麦名字,并强调不使用防腐剂和色素。一个100克的冰淇淋球售价在35到75元之间,最初因其新奇感吸引了大量顾客。
四十年后,哈根达斯在美国上市并迅速扩展至欧洲市场。1996年,该品牌正式进入上海,通过精心设计的店铺装修营造出高档氛围,很快在国内各大城市开设了多家门店。2004年时,哈根达斯在中国已有四十多家专卖店。随后几年里,它推出了冰淇淋月饼等热门产品,并通过多种渠道扩大销售,销售额显著增长。
失控的充电宝,成了谁的摇钱树? 充电宝难民何去何从!过去半个月,很多人因充电宝问题而苦恼。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同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充电宝能带上飞机?关于充电宝的话题变得充满黑色幽默。以前,人们关注的是便携和快充,现在却变成了“严查”“核验”“违规”“回收”。
短短半个月内,国产厂商召回了上百万台有自燃风险的充电宝。无论是主打性价比的罗马仕还是行业龙头安克,都难逃集体召回的命运。那些不在召回名单上的二三线厂商甚至无名小厂的产品也成了消费者手中的烫手山芋。一时之间,人们对充电宝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比起自燃的风险,失去充电宝的电量焦虑更让人忧心。人们迫切想知道如何买到可以带上飞机的充电宝。
起初,厂商召回充电宝时,许多人并不在意,只要自己的设备不在召回名单上就当无事发生。但民航总局突然出台新规,除了召回名单里的充电宝,“无3C标识或标识模糊的充电宝”也在禁止登机范围内。很多人的充电宝虽然躲过了召回名单,却因为缺少3C标识而无法登机。直到2024年8月,充电宝才被纳入强制性3C认证目录。这意味着大多数充电宝是在“前3C时代”生产的,没有3C标志很正常。然而,机场执行的标准只有一个:没有3C,一律不予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