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青蟹刺伤 截肢9天后离世 创伤弧菌夺命警示-学校回应贫困生家里装修豪华 情
近日,浙江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起死亡病例。一名老人在家处理青蟹时,不慎被其腿刺伤左手,经过9天抢救后不幸离世。
老人的左手被青蟹刺伤后,起初以为只是小伤,贴上创可贴了事。之后,手部伤口有些肿胀,但老人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刺伤23小时后,老人的左手臂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并伴有头晕乏力症状,被家人送往乐清市人民医院急诊。急诊验血显示肌酐179。30μmol,医生诊断为脓毒性休克创伤弧菌感染和急性肾衰竭,立即将患者收住重症医学科治疗。
入住重症医学科后,老人呼吸费力,胸闷,左上肢疼痛明显,评估疼痛NRS评分为3分。医生使用敏感双联抗生素、机械通气等对症支持治疗。入科1小时后,老人的上肢伤情进展迅猛,出现了坏死性筋膜炎。手外科紧急进行“筋膜皮瓣移植术+软组织病损切除术+筋膜间隙切开减压术”,但局部清创效果不佳,老人的左上肢继续恶化并出现肾衰表现。医生决定为其行左上肢截肢术,术后进行了血液透析治疗。尽管全力抢救,老人还是在9天后不幸去世。
青蟹在当地被称为蝤蛑,栖息于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浅海,是当地老百姓喜爱的美食。乐清市人民医院提醒,创伤弧菌广泛存在于近海海底、海底淤泥和海产品中,常见于富含蛋白质的牡蛎、毛蚶、贻贝等,对虾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较高,海鱼中该菌的污染水平较低,在淡水鱼虾中较少见。创伤弧菌感染后最常见的两种表现是伤口感染和脓毒血症,48小时内死亡率会达到50%以上;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感染的死亡率将趋近100%。
医生建议,在处理海鲜时一定要佩戴防护手套。若不小心受伤,一定要彻底消毒,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创伤弧菌具有嗜盐性,切勿使用生理盐水或将盐撒到伤口上,以免加重感染。
7月2日,福建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就网络流传的该校慰问学生图片发布了说明。
学校表示,7月1日组织了暑期家访及慰问活动。在访问学生林某某之前,班主任与该生母亲电话沟通后得知该生正在舅舅家过暑假,因此决定直接前往其舅舅家进行家访和慰问。网传照片为现场人员用手机拍摄的家访慰问场景。
学校声明,该生家庭属于农村低保户,主要依靠其母亲务农维持生活,平时与其母亲及兄妹租住在廉租房内。出于对未成年人隐私的保护,更多家庭情况不宜公开。
学校感谢社会各界的监督,并承诺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会因家庭背景不同而有差别对待。对于生活和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学校将依法依规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同时呼吁广大网友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