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村民农田干农活时触电身亡 电线与光缆缠绕引发悲剧及农夫山泉“天价”冰块是不
7月3日,重庆忠县汝溪镇七树村的左先生表示,他的69岁父亲在自家农田干农活时不幸触电身亡。其母亲前往田间寻找时也被电击伤。事发当天上午,左先生的父亲去家附近的农田劳作,中午母亲喊他回家吃饭未果后前去寻找,发现父亲倒在田里。在尝试施救过程中,母亲也遭到电击。邻居们随后赶到,用木棍挑开触电物体,将两人抬到田坎上并呼叫了120急救车。左先生的父亲当场去世,母亲则被送往忠县人民医院治疗,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七树村村支书透露,事发电田附近有一处民用电线杆,此前曾有通讯运营商公司的工人在杆上搭设光缆。光缆曾脱落过,维修人员用铁支架支撑,但支架后来倾倒,导致用钢丝绳捆绑的光缆再次脱落,并与电线杆上的照明线缠绕在一起,最终掉落在水田边。事发当天,死者光着脚在田里打农药,不慎触电。
左先生提到,涉事公司的负责人已在派出所接受调查。汝溪镇汝溪派出所工作人员确认,确有一起触电事故发生在七树村,警方正就具体原因展开调查。
如何将一杯水在不改变任何成分的情况下卖出3倍甚至更高的价格?答案是做成冰杯。农夫山泉把一瓶卖2元的矿泉水冻成冰块后,价格翻了近3倍——这款22。8元4斤的袋装冰最近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刷屏。
官方介绍显示,这款产品主打“千岛湖水源”和“超低速缓冻工艺”,相比流水冰工艺冰块更持久耐融。详情页中还将家庭自制冰“等待冰冻时间久,融化速度快,气泡、杂质多,卫生无保障”等痛点一一列出,凸显自身优势。但其实这还不算天价。此前农夫山泉4。5元一杯(160克)的散装冰杯,单价更是贵得令人咋舌:以克重计算,其价格实际接近农夫袋装冰的2。5倍,是原瓶装矿泉水(500ml)的7倍。
市场增速同样令人惊讶。《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品类连续两年消费增长超过300%,一线杯的数据让年人均饮用仅20杯的咖啡显得黯然失色。水被冻结后,这一原本不起眼的夏日消暑配角悄然转化为流通于市场的新硬通货。我们不禁思考这个赛道的本质:“冰杯”究竟是根植于可持续价值的好生意,还是借势场景的智商税?
尤其当年轻一代在咖啡机旁摆上几百元的家用制冰机,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洁净冰块时,农夫山泉的冰杯又该如何构筑自己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