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热带夜 韩国多地迎高温挑战(全国食品安全内部举报系统正式上线 守护舌尖安全)
韩国气象厅6月30日表示,首尔前一天晚上的最低气温达到25。6摄氏度,标志着今年首个“热带夜”的到来,比去年晚了8天。在韩国,“热带夜”指的是下午6时至次日上午9时之间的气温高于25摄氏度。由于湿热的西南风持续影响,韩国多地29日日落后气温并未明显下降,包括江陵、大邱和浦项在内的多个城市也经历了“热带夜”。
韩国气象厅预计30日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将达到33摄氏度左右,即使日落后高温也不会消退。京畿道南部、江原道、忠清道和济州岛已发布热浪警报。
2024年6月至8月间,韩国出现了创纪录的20。2个“热带夜”,这是自1973年建立气象观测网以来的最高纪录。此外,去年9月还出现了“热带夜”,刷新了保持89年的“最晚热带夜”纪录。
韩国气象厅在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热浪天气的首份白皮书中指出,热浪天气和“热带夜”频频创纪录与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变暖密切相关。如果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韩国的热浪天气只会加剧。到2100年,韩国可能会从5月开始出现热浪,直至9月才结束,每轮热浪的平均天数将从目前的4。4天增加到17。4天。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鼓励每位知情人都能成为食品安全“监督员”,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系统聚焦激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吹哨人”机制,畅通从业者及关联人员举报食品安全违法线平台”形成联动,推动构建“全民参与、全程监督”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系统支持实名与匿名双轨举报模式,通过技术手段严格保护知情人信息,并实行“全国统一接收、编码、分派”的闭环管理机制,举报人可实时追踪办理进度。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定期分析全国线索数据,精准识别行业“潜规则”及区域性风险隐患,推动监管部门快速响应、靶向治理。
公众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官网登录该系统。对核实有效的举报,监管部门将按规定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