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争相购买?

4周前 (07-05)热点话题29

  

一双成本50元的假耐克鞋,转手卖到1200元,利润高达2400%,这不是天方夜谭,是中国假货市场的日常。

  

明知是假货,消费者却抢着买单:有人为朋友圈晒“奢侈品”充面子,有人因月薪5000买不起正品,还有人被直播间“明星同款”话术洗脑。

  

暴利诱惑下,造假工厂藏身城乡结合部昼夜赶工,假化妆品玩起“出口东南亚再回流”的跨国把戏,法律罚金甚至抵不过卖一个假包的利润。

  

在众多的“假货”中,奢侈品“包”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焦点。这一领域的假货生意兴隆,各种“包治百病”、“包你无忧”、“包打天下”的标语让人目不暇接。

  

奢侈品包包价格之高令人咋舌,普通系列的奢侈品包一般售价在2万元左右,而限量版更是高达20万元以上。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这几乎是无法企及的价格。

  

不过,奢侈品包的高价也激发了许多人的虚荣心,即便是假货,只要外观相似度足够高,价格却远低于正品,依然能够找到市场。

  

在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人们不禁要思考:为何明知是假的,消费者仍然如此钟爱这些“假货”呢?

  虚荣心和侥幸心理的陷阱

消费者买假货,一半是虚荣心作祟,一半是侥幸心理作祟。年轻人把高仿包当“身份敲门砖”,觉得“千元买个假包,也比杂牌强”,朋友圈晒个假货,还能赚点赞 。另一些人纯粹贪便宜,月入5000块的打工族直言:“正品买不起,仿品凑合用” 。

  

更荒谬的是,有人明知是假,偏要买!

  

奢侈品象征身份地位,正品太贵,假货正好填坑——花小钱装大款,这笔账算得精明 。可假货终究是假货。

  

更可笑的是还有人买假黄金,花了八千买铜包金,最后送到当铺才发现被坑。维权费时费力,很多人一忍再忍,选择放弃。而市场里,假货摊点依然堂而皇之,继续卖货。

  

打假志愿者想进去查,却被威胁不敢揭穿。警察破案慢得要命,黑市换个地方就能卷土重来。

  

现在买东西前,几乎都得查个底掉。了解生产日期,核对包装编号,确认公司背景。套路太多,低价吸引眼球,高价吹模特效果,最后钱进了骗子的口袋。

  

就算监管越发严格,漏洞还是不少。购物这事,得慢慢挑选,但又有谁能保证下一次不会中坑呢?

  

月薪五千,如何撑起两万的朋友圈?

  

如果说暴利是假货的原罪,那我们作为消费者的欲望与困境,就是它最肥沃的土壤。

  

在深圳电子厂打工的小李,月薪五千。一双打折后还要一千多的正品运动鞋,是她小半个月的工资。但一双肉眼难辨的“莆田产”,只要三百块。

  

对她来说,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生存智慧”。在她的朋友圈里,高仿的古驰包和租来的奥迪车钥匙摆在一起,配文是“新的一年,要好好爱自己”,下面是一长串的点赞。

  

这背后,是虚荣与现实的持续拉扯。

  

尤其是在大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被社交媒体上光鲜亮丽的生活范本包围,渴望融入,却又囊中羞涩。买不起真的,就买个假的。他们心知肚明,甚至还研究出“背假包要配真丝巾,气质才是关键”这类自我安慰的“高阶心法”。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花小钱,办大事”,一种低成本的社交投资。

  

“不是正品买不起,而是假货更有性价比。”这句俏皮话,成了无数人消费假货时,自我安慰的通行证。当“真假”不再重要,“划算”成为唯一标准时,我们默许了一条底线的后退。

  

这种心照不宣的合谋,让假货市场变得前所未有的理直气壮。

  食品安全问题尤其严峻

在众多领域中,奢侈品购买量是大头,这无可厚非,毕竟商家抓住了人们虚荣心的心理,结果就算买回来的是假货也没关系,毕竟消费者知道这点钱真也真不到哪去。

  

可食品行业就不一样了,不法商家为了追求暴利,不惜以次充好,制造出大量劣质,甚至有安全隐患的山寨产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香精大米”事件,有人将工业用的香精,掺入普通大米中,再冒充高端大米进行销售。

  

这种做法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严重危害了食品安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知名品牌的山寨版本充斥市场,比如“奥利给”、“爽爽歪”、“康帅傅“等,这些假冒品牌的包装设计和产品外观,与正品几乎难辨真伪,轻易就能蒙骗消费者。

  

有人会说,买个假货而已,我开心,商家赚钱,没伤害谁。

  

但假货的危害,如同水下的冰山,看得见的只是经济损失,看不见的,是它在我们社会肌体上划开的一道道伤口。

  

最直接的,是对你我生命安全的威胁。

  

假化妆品里的重金属,可能让你一夜烂脸。假药里的淀粉,可能耽误救命的黄金时刻。劣质的安全帽一碰就碎,假的刹车片则可能在高速上让你车毁人亡。

  

这些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无数悲剧的总结。当生产只为牟利而不择手段时,它就不是商业,而是犯罪。

  

更深远的,是对整个市场秩序的毒害。

  

假货就像一条鲶鱼,但它搅动的不是活力,而是规则。它用近乎为零的创新成本,轻松“窃取”正品企业耗费巨资研发的成果,再用低价把正品挤出市场。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投入真金白银去搞创新?当“良币”被“劣币”驱逐,最终受害的,是我们所有消费者。我们将面临一个选择越来越少、品质越来越差的市场。

  

更可悲的是一种系统性的失衡。

  

上海曾查获案值1.2亿的假鞋案,主犯最终的刑罚,与他所获得的暴利相比,几乎不成比例。高昂的维权成本和微薄的赔偿,让许多正品企业有心无力。

  

甚至,有些地方为了所谓的“经济活力”,对制假产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假,仿佛成了一场默契的表演。这种心照不宣的纵容,才是假货帝国最坚固的“保护伞”。

  我们是问题的一部分,也是唯一的答案

想要打破这个“罗生门”,靠一场运动式的“打假”远远不够。这是一场涉及法律、产业,更关乎我们每个人内心观念的漫长博弈。

  

法律的利剑必须更锋利,让违法成本高到足以震慑贪婪。同时,也要利用技术手段,比如区块链溯源,给每一件正品一个无法篡改的“数字身份证”,让仿冒无所遁形。

  

而我们每个人,作为消费者,手里的钞票就是选票。

  

追求性价比没有错,但它的底线应该是质量与安全。你的价值,从来不需要一个印在鞋上或包上的logo来定义。过度追求符号化的“体面”,最终包裹的只是一个空洞的自己。

  

当我们不再对假货抱有“存在即合理”的宽容,当我们敢于对身边的制假售假说“不”,哪怕只是在购物时多一分审慎,在发现假货后多一次举报,都是在为净化市场投出自己的一票。

  

一个完全没有假货的世界或许过于理想。

  

但我们可以努力,让它不再是我们生活里那个心照不宣的“灰色选项”。这场战争,始于工厂的生产线,经过复杂的流通渠道,最终的终点,在我们每个人的选择上。

  

当我们不再需要用一个logo去证明自己时,那个关于假鞋的故事,才算真正结局。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争相购买?” 的相关文章

创历史新高 中拉去年贸易额超5184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中拉去年贸易额超5184亿美元

  记者今天(13日)从商务部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拓展,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视频加载中......

王菲女儿李嫣现身北京,穿衣打扮成熟又土气,越长越像李亚鹏

王菲女儿李嫣现身北京,穿衣打扮成熟又土气,越长越像李亚鹏

   不知不觉,李嫣已经19岁了,曾经的兔唇女孩经历了多次调整后,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大美女,甚至让人有些认不出来了,果然金钱的力量是强大的,如今在国外留学的李...

王菲19岁女儿近照曝光,逛奢侈品尽显富家千金,兔唇修复效果惊艳

王菲19岁女儿近照曝光,逛奢侈品尽显富家千金,兔唇修复效果惊艳

   5月13日许久未露面的李嫣突然登上了热搜,人们惊讶于她女大十八变、气质不凡,更对李嫣兔唇的修复效果感到震惊,不得不说李亚鹏和王菲在整形方面的资源太顶级了...

来中国捞钱,还诋毁中国人民,人民日报的除名,令其彻底崩塌

来中国捞钱,还诋毁中国人民,人民日报的除名,令其彻底崩塌

   “放下碗就骂娘”行为的新加坡籍华人女星李凯馨终于迎来了她的报应!   ...

励志!甘肃省医院一护士成长为副院长,长相漂亮,还获南丁格尔奖

励志!甘肃省医院一护士成长为副院长,长相漂亮,还获南丁格尔奖

  在当今社会上,女人被赋予了太多的角色,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员工,最后才是自己,担负的责任也很多,一个女人在事业上能够有巨大的成就,着实不易。   而甘肃省人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