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团队声明 回应模型争议及列车应急预案是否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铁路部门需升级预案
华为近期发布的盘古Pro MoE大模型,通过动态激活专家网络的创新设计,实现了以小打大的优异性能。然而,近日一项发布于GitHub的研究引发业界关注,该研究认为,华为推出的盘古大模型与阿里巴巴发布的通义千问Qwen-2。5 14B模型在参数结构上存在“惊人一致”。
7月5日下午,华为盘古团队发布声明表示,盘古Pro MoE开源模型是基于昇腾硬件平台开发和训练的基础大模型,并非基于其他厂商模型增量训练而来。该模型在架构设计和技术特性方面做了关键创新,是全球首个面向昇腾硬件平台设计的同规格混合专家模型。盘古Pro MoE提出了分组混合专家模型(MoGE)架构,有效解决了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的负载均衡难题,提升了训练效率。
声明还指出,盘古Pro MoE开源模型部分基础组件的代码实现参考了业界开源实践,涉及其他开源大模型的部分开源代码。华为严格遵循开源许可证的要求,在开源代码文件中清晰标注了开源代码的版权声明。这不仅是开源社区的通行做法,也符合业界倡导的开源协作精神。华为始终坚持开放创新,尊重第三方知识产权,提倡包容、公平、开放、团结和可持续的开源理念。
华为感谢全球开发者与合作伙伴对盘古大模型的关注和支持,高度重视开源社区的建设性意见。希望通过盘古大模型开源,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索并不断优化模型能力,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华为欢迎并期待大家在开源社区Ascend Tribe就技术细节进行深入、专业的交流。
7月2日,有网友称其乘坐的K1373次列车中途发生故障紧急停车,因车厢不通风且闷热难耐,有人破窗通风。事件引发广泛关注。7月5日,广铁长沙客运段发布情况说明,解释列车工作人员对车内闷热和旅客耐受情况进行了跟踪研判,认为客车滞留线路两侧无站台、车门离地面高度超过1。5米、事发时为夜晚且车外无照明,开启车门可能存在旅客下车摔伤的风险。尽管车内闷热,但未达到需要立即开启车门或破窗的紧急程度。列车停靠金华站后,铁路公安对砸窗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由车辆工作人员修复了破损车窗。
针对此次砸车行为,网友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应听从专业人员的意见,也有人理解和支持砸窗乘客的做法,还有人建议完善类似情况的应急预案。此前有评论指出,这一事件反映出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应急预案缺乏动态调整机制,未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转换处置策略;二是服务意识存在一定温差,在“保安全”与“保舒适”的平衡中缺失人性化考量。当乘客因闷热到砸窗时,暴露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和服务意识不到位等问题。
暑运叠加高温,是对铁路运输能力的一次大考。铁路部门需从本次事件中汲取经验,升级应急预案,细化通风、降温、应急医疗等关乎生命健康的举措,确保安全防护既有制度刚性又不失温度,真正为旅客提供可靠的出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