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护航高考:警惕花钱改分骗局

4周前 (07-06)热点话题26

网警护航高考:警惕花钱改分骗局

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多地网警披露的“花钱改分”骗局呈现技术化、场景化升级趋势——不法分子利用AI语音合成技术伪造教育部门通话,通过伪基站群发“作弊清零”短信,甚至搭建虚假查分平台窃取考生信息。这些犯罪手段的迭代,暴露出数字时代涉考诈骗的“技术伪装”与“心理操控”双重陷阱,更折射出教育公平在技术冲击下的脆弱性。

立论点:高考改分骗局的本质是技术犯罪与教育焦虑的合谋,破局关键在于构建“技术防御+制度保障+心理疏导”的全链条防护网。

一、技术犯罪的“降维打击”:从“广撒网”到“精准狙击”

公安部“净网行动”披露的案例显示,犯罪团伙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上游开发“AI换脸”“语音克隆”工具,中游伪造教育部公文、高校录取通知书,下游通过暗网贩卖考生数据。四川成都考生陈科收到的“AI监考作弊通知”短信,正是犯罪分子利用考生对技术监控的敬畏心理实施的精准诈骗。更危险的是,部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考生家庭背景,对高收入家庭采用“定向指标”话术,对农村家庭则以“助学金”为诱饵,实现“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欺诈。

这种技术犯罪的“降维打击”已突破传统反诈防线。2025年6月,湖南警方破获的“学信网修改案”中,犯罪团伙通过黑客攻击获取系统权限,伪造转学记录骗取50万元,暴露出教育数据安全的致命漏洞。当技术犯罪从“边缘试探”转向“系统入侵”,单纯依靠“不点陌生链接”的个体防范已远远不够。

二、教育焦虑的“集体投射”:从“分数崇拜”到“捷径幻想”

北京市怀柔区法院审理的“941万入学诈骗案”揭示了更深层的社会心理:犯罪嫌疑人郭某某虚构“军事文化学院内部门路”,正是利用了家长对“体制内就业”的执念。调查显示,2025年高考家庭中,68%的家长认为“专业选择应优先考虑就业稳定性”,这种功利化导向催生出“花钱买安心”的畸形心态。当黑龙江某考生家长为“保录名校”支付12万元“关系费”时,他们购买的不仅是虚假的录取承诺,更是对教育公平的集体不信任。

教育焦虑的蔓延与资源分配失衡密切相关。2025年教育部数据显示,农村地区考生一本上线率仅为城市的1/3,这种差距在志愿填报阶段进一步放大——农村家庭因缺乏信息渠道,更易成为“大数据填报”服务的目标。当“冲稳保垫”的填报策略被包装成“价值3万元的内部秘籍”,教育公平便沦为资本收割的道具。

三、制度保障的“系统升级”:从“事后追责”到“全程护航”

面对技术犯罪与教育焦虑的双重挑战,多地网警的实践提供了制度创新样本:

  • 技术防御层:省级志愿填报系统采用量子加密技术,实时拦截仿冒教育部门的钓鱼网站。2025年7月,浙江网警封堵的“.com”后缀虚假查分链接达1.2万条,较去年同期增长300%。

  • 制度保障层: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强制要求高校公示录取流程,江苏、广东等地推行“录取通知书溯源系统”,考生可通过扫码验证真伪。

  • 心理疏导层:重庆网警联合心理机构开设“反诈心理课”,揭示犯罪分子利用“损失厌恶”“从众心理”的操控手法。数据显示,接受培训的家庭被骗率下降76%。

这些探索仍需突破部门壁垒。当前,教育部门掌握考生数据,公安部门负责打击犯罪,但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导致“诈骗短信已发送,预警信息未送达”的滞后现象。2025年海南某考生在收到“改分成功”短信后2小时内转账,警方虽冻结账户,但资金已被境外洗钱团伙转移,暴露出跨境反诈合作的短板。

四、反论与驳论:警惕“技术万能论”的陷阱

一种观点认为,区块链、AI监控等技术可彻底消灭涉考诈骗;另一种声音则批评反诈宣传“过度恐吓”,加剧考生焦虑。这两种极端均陷入误区:前者忽视技术犯罪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量子计算普及,现有加密技术可能失效;后者则低估犯罪危害——2025年北京某考生因相信“内部指标”放弃正常填报,最终只能复读,这种机会成本的损失远超经济损失。

真正的解决方案在于重构教育生态。当高校招生透明度达到“每一个录取名额都可追溯”,当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真正平等,当农村考生能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获得同等质量的信息服务,技术犯罪与教育焦虑的土壤自然消解。

高考改分骗局的治理,是一场技术、制度与文化的三重变革。它需要网警用AI对抗AI,用制度约束权力,更需要全社会重塑对教育公平的信仰。当每一个考生都能相信“分数是奋斗的勋章而非交易的筹码”,当每一份录取通知书都承载着透明的程序而非暗箱的阴影,这场关于公平的守护战,才算真正赢得胜利。


“网警护航高考:警惕花钱改分骗局” 的相关文章

男生旅游被马蝇咬后有虫子寄生 罕见病例引关注

男生旅游被马蝇咬后有虫子寄生 罕见病例引关注

  男生旅游被马蝇咬后有虫子寄生 罕见病例引关注!近日,南京的高同学在非洲旅游时被马蝇叮咬。回国后,伤口结痂,他涂抹了药物治疗。然而,在抠掉结痂后,他发现有东西在动,随后去医院检查,医生从...

《百家讲坛》 20250501 食物的历史(第一部) 7 荞麦花如雪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小麦、稻米和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作物早已家喻户晓,然而中华农耕文明孕育的五谷杂粮远不止于此,其中荞麦更是独具特色,它以“雅俗共生”的特质生动地诠释了生...

男子海边与孩子失散急到扇自己巴掌 虚惊一场引反思

男子海边与孩子失散急到扇自己巴掌 虚惊一场引反思

  5月2日下午,在山东青岛的海边,一位戴眼镜的男士因8岁儿子走失,情绪失控狂扇自己耳光,这一幕引发了网友热议。视频中,这位父亲在崎岖的礁石滩上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葫芦冰”,声音已经沙哑。他...

《百家讲坛》 20250503 食物的历史(第一部) 9 红薯传奇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红薯也叫番薯,在如今的中华大地上,红薯的种植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地区。作为一种高产、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南方甚至有“一造番薯半年粮”的说法。红薯在中国的历史,不仅...

荣昌卤鹅一天卖出五万只 游客需求激增

  荣昌卤鹅一天卖出五万只,连卤鸭工厂都开工产卤鹅,当地:“不允 许任何一个游客吃不到卤鹅”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短视频产品 】...

哪吒汽车App页面已恢复 服务恢复正常

哪吒汽车App页面已恢复 服务恢复正常

  哪吒汽车App已恢复网络服务,用户可以使用远程控车功能,首页“发现”内容和账号登录也恢复正常。目前,哪吒汽车官方微博尚未对此事进行回应,其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4月23日,内容为回顾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