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1大钢铁制造商诞生!堪比29个安钢,年收入超11600亿元
全球钢铁业的王座,宝武坐了四年。
2024年,这家中国企业把粗钢产量做到1.3077亿吨,比第二名安塞乐米塔尔多一倍,年收入11600亿元,够29个河南安钢开一年工资。
2016年宝钢和武钢合并,当时产能冲去全球第二。
之后四年,吞了江西新余钢铁、山东钢铁,2020年又收了太钢,成了重庆钢铁的实际控制人,托管中刚集团。
那年产量1.15亿吨,超过安塞乐米塔尔,成了全球第一。
印度全年钢铁产量才9000多万吨,宝武一家就吊打整个印度。
宝武的实验室像科幻片现场,0.015毫米的手撕钢比A4纸还薄,用手就能撕。
高铁车轮扛得住350公里时速的碾压,硅钢占全球三分之一,从三峡电站到特斯拉充电桩都用它。
近五年出了87项全球首发产品,国产大飞机起落架用钢、核电站密封环,打破11项卡脖子。
2024年杀进AI赛道,自研的钢铁大模型接管生产线。
算法算高炉加多少煤,转炉怎么控温,整合40年数据,预判钢水成分波动,废品率压到最低。
工人盯着大屏幕,远程操控危险岗位,不用再守着高温炉口。
欧美钢企还在争碳税,宝武的八钢2500立方米富氢高炉已经商业化,碳排减60%。
沙特厚板项目用绿氢炼钢,碳排比传统工艺少60%。
西芒杜铁矿用中国低碳标准,几内亚总统说这是非洲工业绿色转型的教科书。
手里握着全球最大的铬资源矿,造火箭的镁合金、手机芯片的电子铜带都做。
旗下20家上市公司,从工业金融到智慧物流都覆盖。
沙特建了海外绿色钢厂,非洲西芒杜项目有亿吨矿石,产业链越拉越长。
白鹤滩水电站的百万千瓦水轮机,国产航母的甲板,空间站太阳能支架,都用宝武的特供材料。
中国90%的核电用钢,都是宝武产的,国家工程的钢铁脊梁不是白叫的。
房地产降温,钢铁需求下滑,价格跌,利润压缩。
但宝武早开始转,绿色和数字化,把高耗能的帽子摘了。
上海基地的无人车间用自研控制系统,韶关工厂的00后技术员三年提了37项工艺优化,年轻人的想法比老机器还灵。
从1980年汉阳铁厂的第一炉钢,到现在1.3亿吨的全球巨头,宝武车间里还挂着张之洞写的“钢铁自强”。
诚信创新协同共享,刻在每块钢板上。
未来要往高端化、数字化走,保持领先,不是口号,是车间里的每一次优化,每一块钢的质量。
宝武的成功,是中国钢铁产业的缩影。
从百废待兴到全球第一,不是靠运气,是靠并购整合,靠技术投入,靠抓住工业化的机遇。
现在面对挑战,还是靠转型,靠创新,这才是钢铁企业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