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与出汗大有关联!医生警告:高血糖患者,夏天这6事千万别碰

4周前 (07-06)热点话题28

  

有些人一到夏天,汗就像没关的水龙头,哗哗地流;而有些人,明明热得快冒烟了,却连汗都不带出一滴?表面上看是体质问题,但如果你是高血糖患者,这出汗的“怪象”可能是身体在报警!

  


  

高血糖不只是血糖高那么简单,它对人体多个系统都有影响,尤其是自主神经系统。而出汗,正是它的“管辖范围”。有人因为高血糖出汗太多,有人却因为神经受损汗腺失控,汗水一滴不出,热得跟锅盖下的螃蟹一样难受……

  

夏天,是高血糖患者最难熬的季节之一。温度高,湿度大,饮食花样多,人的作息、情绪、运动都容易出问题,稍不留神,病情就可能“踩雷”。我在门诊里就见过不少人,平时血糖控制得不错,一到夏天就乱了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血糖和出汗到底有啥关系?夏天这6件事,高血糖的人真的不能碰吗?

  


  出汗多,不一定是虚,也可能是糖尿病

门诊那天,我刚坐下,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哥就气喘吁吁地进来,衣服湿得跟刚洗过一样。他说:“医生,我是不是肾虚?一热就出汗,背心都拧出水了。”

  

我一听,直觉不对,让他量了个空腹血糖,16.8毫摩尔/升。他当场吓了一跳:“我以为我就是体虚,没想到是糖尿病!”

  

其实啊,高血糖导致出汗异常,早就有研究证实。根据《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年一项针对2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有超过35%的人出现过出汗异常,其中以“出汗多”为主,其次是“无汗”或“局部汗”。

  

这不是汗腺的问题,而是糖尿病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的。

  

尤其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受损,汗腺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想出就出,不想出就关门歇业。这种时候,身体调节温度的能力也跟着“罢工”,中暑、低血糖、脱水、酸中毒的风险全都浮出水面。

  夏天六件事,高血糖的人千万别碰!

天气一热,人容易放松警惕,尤其是血糖看着还行,就觉得“没事儿”。但我得提醒你,高血糖人群夏天最怕的不是血糖高,而是血糖波动大。而下面这六件事,正是“罪魁祸首”。

  


  1.冰镇饮料、甜品吃个爽?血糖分分钟飙上天!

夏天最难抵挡的诱惑是什么?不是空调,不是西瓜,而是冰可乐、奶茶、冰淇淋。

  

我有个女病人,平常血糖控制得不错,结果夏天和闺蜜聚会,喝了两杯冰奶茶,第二天血糖直接飙到19.2毫摩尔/升,人晕倒在公司,被紧急送医。

  

冰镇饮料的“陷阱”在于它的“甜”被冰感掩盖了,喝的时候不觉得甜,但其实含糖量惊人。

  

建议:高血糖患者最好选择无糖饮品或自制绿豆汤,注意饮品中的“隐藏糖”成分,如果糖浆、麦芽糊精等。

  


  2.不运动,吹空调,血糖越吹越高?

有人一到夏天就开启“空调+西瓜+葛优躺”模式,动都不想动。你以为你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糖”。

  

适度运动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夏天虽然热,但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完全可以适当散步、慢跑,每次30分钟,每周5次,就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长期不动,基础代谢率下降,胰岛素抵抗加重,血糖就像开挂一样往上飙。

  3.空腹吃水果,血糖坐过山车!

“水果不是健康的吗?为啥不能多吃点?”这是我听得最多的问题。

  


  

水果是健康的,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吃水果的方式决定了它是“良药”还是“毒药”。

  

空腹吃水果,尤其是高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葡萄、荔枝、芒果,会让血糖迅速飙升。而饭后1小时吃同样的水果,血糖波动却明显小得多。

  

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苹果、梨、柚子,控制在每日150克以内,最好在饭后吃。

  4.情绪暴躁,血糖跟着“上火”

夏天一热,人就容易烦躁,尤其是血糖不稳定的人,精神状态更容易出问题。

  

有研究显示,情绪波动会影响肾上腺激素分泌,从而影响血糖水平。情绪一上头,血糖也跟着“躁”起来。

  


  

我曾接诊一位中年男士,因公司裁员焦虑失眠,血糖一个月从9.0飙到14.5,连降糖药都得调量。

  

建议:学会情绪管理,适当冥想、深呼吸或做点喜欢的事,保持心情平稳,对控糖至关重要。

  5.擅自停药、减药,血糖反弹更猛烈!

很多人觉得“夏天吃得少、动得多,药是不是可以少吃点?”这种想法极其危险。

  

血糖控制是一项长期工程,药物剂量调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擅自减药或停药,很可能导致持续性高血糖,甚至酮症酸中毒。

  

一位老年患者,擅自停用了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结果两周后出现意识模糊,送来时血糖高达28.6毫摩尔/升,差点进了ICU。

  


  


  6.无视出汗异常,小心低血糖悄悄来临!

很多人以为出汗就是热,殊不知,出冷汗可能是低血糖的信号。

  

尤其是在服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的患者,运动或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出冷汗、手抖、心慌是典型表现。

  

建议: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或糖水,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同时监测血糖波动。

  出汗异常,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前哨”

别小看出汗这件事,它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最早的信号之一。

  


  

自主神经控制着汗腺、心跳、胃肠蠕动等功能,一旦受损,容易出现“植物性神经病变”,表现为出汗异常、心率不齐、胃肠功能紊乱等。

  

根据《中华内科杂志》2024年一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在确诊5年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迹象,而出汗异常是最常见的初期症状。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高血糖患者,突然发现自己出汗变多、变少、出冷汗、半边身子出汗……千万别掉以轻心,这可能是神经病变的“敲门砖”。

  血糖管理的“夏日作战法则”

夏天控糖,讲究“三稳”:血糖稳定、情绪稳定、生活规律稳定。

  


  

饮食上,少糖少油,多纤维,多喝水,补钾补镁;作息上,规律睡眠,避免熬夜;运动上,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免中午高温段。

  

我常跟患者说:“血糖就像个小孩,你一放松,它就调皮捣蛋。”尤其是夏天,控糖更要“带着走”,不能放飞自我。

  小结一句话:出汗≠正常,特别是你是糖尿病人!

你以为出汗是天热?可能是神经坏了。你以为不出汗是体质好?可能是汗腺坏了。

  

糖尿病人的身体,往往不按常理出牌。不管是出汗多还是出汗少,都要提高警惕。

  

而夏天这6个“坑”,高血糖患者一个都别踩。血糖控制得好,才是真正的“清凉一夏”。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最近出汗变得异常?是出得太多,还是干脆不出?你以为的“正常”,可能正是身体在求救。你觉得高血糖和出汗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被长期忽视了?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

  

[1]中华糖尿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6):321-345.

  

[2]李晓辉,周建华,韩振宇.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24,63(2):112-117.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血糖与出汗大有关联!医生警告:高血糖患者,夏天这6事千万别碰” 的相关文章

暴涨4230%!国产“平替芯片”三连超车,英伟达慌了:我们卖给谁

暴涨4230%!国产“平替芯片”三连超车,英伟达慌了:我们卖给谁

  “中国AI发展必须依靠高端GPU。”英伟达CEO黄仁勋曾放出狂言。   但国产芯片的最新突破,直接甩了他一记响亮耳光 —— 中星微近日发布的"星光智能五号&...

亏损260亿后,吉利踩下“急刹车”

亏损260亿后,吉利踩下“急刹车”

  【TechWeb】近日,吉利汽车正式对外宣布,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极氪将私有化退市。   目前,吉利汽车拥有极氪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约65.7%,根据公告显示,吉...

两男一女开救护车旅游续:身份曝光,女乘客穿着短裙,卫健委回应

两男一女开救护车旅游续:身份曝光,女乘客穿着短裙,卫健委回应

   两男一女开救护车旅游续:身份曝光,女乘客穿着短裙,三亚卫健委回应   ...

福建8岁男童失踪第十一天,还是没想到,令人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福建8岁男童失踪第十一天,还是没想到,令人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前言   在福建莆田仙游县的石谷解景区,有这样一场让人非常揪心的寻人行动,而这样一场行动也是从今年...

116亿隧道修3年!广州人还要堵多久?

116亿隧道修3年!广州人还要堵多久?

   广州海珠湾隧道通车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拥堵,但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

潮汕村民盖5套四合院7栋小洋楼,占地54亩网传耗资10亿,官方回应

潮汕村民盖5套四合院7栋小洋楼,占地54亩网传耗资10亿,官方回应

   5月9日,汕头官方发布强拆公告,责令西胪镇村民陈某彪,在45日内拆除违建建筑“英之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