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起来了,高超音速导弹登场,以色列被炸,内塔尼亚胡准备出国
055型驱逐舰作为一款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其本身搭载的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已经使其成为海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这艘万吨级的舰船,为新型武器的上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平台支持,改变了过去的一些作战方式。
海上的一把利剑
在这些武器中,鹰击-21型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它被认为是专门用来打击海上大型移动目标的有效手段。
该导弹的射程据信可以达到150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意味着发射平台本身可以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远离对方航母战斗群的直接打击范围。
更关键的是其速度,在飞行末端,它的突防速度据称可以达到惊人的10马赫,也就是声音速度的十倍。
这种高超音速突防能力,对现有的航母编队防空体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拦截导弹在面对如此高的速度时,其反应和拦截窗口被压缩到了极限。
鹰击-21导弹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双锥体弹头设计,这种设计有利于它在大气层内进行高速滑翔,并且还能执行难以预测的机动变轨动作。
这就让对方的反导系统难以计算其确切的弹道轨迹,从而无法进行有效拦截。
陆基的补充力量
除了海基的鹰击-21,陆基的东风-17导弹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它同样是一款高超音速武器,采用了滑翔弹头技术。
东风-17的存在,与海基的鹰击-21形成了互补。两者从不同方向、不同平台发起攻击,可以形成更加复杂的打击态势,让防御方顾此失彼。
对于一些固定的高价值目标,例如关岛等地的军事基地群,这种高超音速武器的威慑力是显而易见的。其超远的射程和极高的突防速度,使得这些过去被认为相对安全的地方,也暴露在了打击范围之内。
目前,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上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多次试验未能取得理想的结果。而俄罗斯的“匕首”导弹,虽然已经投入实战,但主要依赖米格-31这样的高速截击机作为发射平台。
要让高超音速导弹发挥最大效能,光有导弹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完整的信息支撑体系。这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和授时服务,这是确保导弹能够准确命中目标的基础。
一个由卫星、无人机、水面舰艇等组成的立体侦察网络,能够实时地发现和锁定目标,并将目标信息传递给发射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发现-打击”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