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3对母女川西坠河:知情人爆料,最后聊天记录流出,一语成谶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太让人揪心了!
谁能料到,一场原本开开心心的川西之旅竟成了3对母女和司机的噩梦,六号新闻报道,有游客包车在川西游玩时,车子突然失控坠崖,一头扎进水里,车上5人至今没消息,好好的面包车怎么会突然坠崖冲进水里?
而且车上都是亲戚,家里人知道这消息该多崩溃,这事在网上传得厉害,最后聊天记录也曝出来了,听知情人说事情可能不像表面那么简单,这里面说不定还有别的隐情。
意外发生,七人无一幸免
原本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暑假亲子游,三位母亲带着各自的女儿,孩子们刚刚结束考试,大人们一合计,决定带她们出去放松放松。
她们选中了川西这个风景绝美的地方,订了票从江苏飞到四川,一下飞机就开始行程,租车、换上藏族服装、拍照、打卡,把旅途的喜悦发到朋友圈,分享这个久违的假期。
其中一位母亲网名叫“大明玉”,是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她曾晒过自家养的大闸蟹,也曾穿着旗袍为孩子高考祈福,是那种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努力经营小日子的妈妈。
她的朋友圈里全是温馨日常和对生活的热爱,和她同行的朋友也都差不多,都是普通人家的母亲和孩子。
她们一路向川西前进,发着照片写着感慨,“此景只应天上有”,原本只是句对美景的赞叹,谁也没想到,会变成噩梦的注脚。
就在她们从阿坝县出发,准备去往色达的路上,意外发生了,车子冲进了湍急的麻尔曲河,七人无一幸免,朋友圈里的欢笑还在,照片里的笑脸还挂着,但那一刻之后她们就永远留在了那条山路上。
来都来了
这起事故其实并不是毫无预兆的意外,早在出发前,当地的文旅和气象部门就发出了明确预警:现在正值雨季,川西山区有山洪、泥石流、滑坡等风险,建议游客不要前往。
但这个提醒,最终还是输给了一句熟得不能再熟的口头禅——“来都来了”。
什么是“来都来了”?
意思就是机票买了、酒店订了、假也请了,行程计划得妥妥当当,这时候让人临时取消,多不甘心?
很多人心里都会想一句话:“哪有那么倒霉,怎么可能就撞上我?”但就是这种心态,让人忽略了真正的风险。
或许她们知道天气不好,但没意识到高原雨季的山路有多危险,变化有多快,她们以为只是和天气赌一把,其实是拿命在跟自然对抗。
更让人揪心的是,事故发生后,打捞上来的车子左前轮爆胎了,这是偶发问题,还是车况本身就有问题?那辆包车有没有合法运营资质?这司机才二十四岁,他这经验能行吗?
开的是湿滑无护栏的高原山路,光是技术不出错还不够,还得对路况有敬畏,很多人出去旅游,只看价格、只比路线,根本不会去关心这些细节,一句“行程已定”就把命交给了陌生人。
而这些背后,其实是整个低价旅游链条的老问题,价格越低,安全就越容易被省掉,司机也被压着赶时间、跑行程,一路都是疲劳作战,谁都不希望出事,但一旦出了事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搜救难度极大
事故发生后,真正的噩梦才开始,那条叫麻尔曲的河在雨季里像变了性子,原本清清的水变得混浊又凶猛,河道比平常宽了不少,水流又急又狠,一旦掉进去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救援队调来了冲锋舟、无人机,沿着几十公里的河道一点点地搜,石头缝、河心滩,全都不敢放过,可找了好几天只找回了两个女孩的遗体,剩下的只有几个漂上岸的行李箱和散落的背包。
一位母亲跪在河边哭着喊:“行李箱都找到了,你们在哪?”
这句话在山谷间来回回响,却很快被水声淹没了,那一刻大自然就像没心没肺,不管你多痛,它照样轰隆隆往前冲。
麻尔曲河两岸乱石密布,信号差、地势又险,一些地段连救援队都无法深入,黄金72小时过去后,搜救工作变成了“找希望”,但越往后就越是渺茫。
而家属的痛苦等待里,还有另一种煎熬,舆论的冷漠和曲解,有人翻出死者朋友圈,说她们的配文像“诅咒”,还有人拿巧合当真相。
可真正该问的,是那份明确写着“别前往”的天气预警,和那条没人认真检查的轮胎。
我们总喜欢在事后“找巧合”,却在事前视科学为耳边风,明知道雨季危险,却还抱着侥幸心理上山,这不是勇气,是轻视生命。
川西的风景确实很美,但它从来不是“免费”的,高原、雨季、山路,每一样都可能夺命,自然不管你是谁,它只讲规律,不讲人情,如果我们继续拿“来都来了”当挡箭牌,这样的悲剧不会停下。
麻尔曲河仍在咆哮带走了七条命,也撕碎了三个家庭,更提醒我们:再普通的出行也要对自然、对生命有足够的敬畏。
参考资料
大明玉
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