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缴存基数最新调整
每月到手的钱又少了?
7月4日河南公积金调整落地,机关单位维持12%比例,普通打工人最低只需交5%。
缴存基数上限卡在27520元封顶,下限贴着最低工资2100元。
表面看政策宽松了,可仔细算算账,普通职工的保障正在缩水。
这次调整把选择权交给企业,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必须顶格交12%,其他单位可以自由选5%-12%。
听着很人性化?
但现实是郑州私营企业平均工资才四千出头,有几个老板会主动选高比例?
新员工合同里直接写明按5%交,老员工想维权?
政策说了:降比例必须职工代表大会表决——可多少私企真有职代会?
月缴存上限6604元看着光鲜,实际能享受的不到两成职工。
郑州金融、IT行业顶尖人才月薪能摸到两万,但多数制造业工人、服务业人员工资卡在三四千。
更扎心的是月缴存下限只有210元,摊到个人头上每月105元,在房价1万5的郑州,连0.07平米都买不到。
对比全国更显尴尬。
浙江七月刚调基数,杭州月缴存上限冲到8808元,是郑州的1.3倍。
隔壁西安基数下限按2380元执行,河南却直接采用最低工资标准当托底。
最迷惑的是计算规则: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三倍——可郑州超八成劳动者都在私企啊!
机关单位倒是稳赚。
他们基数普遍过万,加上强制12%比例,双职工家庭公积金月入五千很轻松。
普通打工人呢?
按最低比例交满三十年,账户里攒不够二十万。
等到退休才发现,当初少交的几百块,现在得掏几十万补房款。
政策制定者总说给企业减负。
可减负不该减普通人的保障盾牌。
公积金不是企业施舍,是劳动者应得的长期储蓄。
当最低缴费额还不够交半月物业费时,所谓住房保障就成了纸糊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