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即将“涮”出一家上市公司?
人均138的火锅还喊亏钱?
巴奴火锅刚递了招股书,杜老板家族攥着83%股份。
6月这波港股冲击,把"火锅界爱马仕"架火上烤了。
贵是真贵。79块一份的毛肚,18元五片的土豆,工薪族吃顿火锅得肉疼三天。可人家2024年净利润1.23亿,三年赚超2亿,这哭穷戏码有点穿帮。更绝的是客单价降了10块,但人均138还是比海底捞贵四成,下沉市场割韭菜更狠了。
毛肚神话倒立得住。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不是吹的,菌汤锅底也确实鲜,全国145家直营店七成扎在二三线城市。郑州53家店撑起半边天,高端火锅下沉这招玩得溜。但"月薪5000别吃巴奴"这种暴论,消费者记仇着呢。
现在拿着3.1%的高端市场份额冲港股,钱柜还没捂热就惦记资本输血。中央厨房建了5个,底料厂也备好了,可消费者更关心土豆能不能便宜两片。高端招牌挂久了,后厨的账本倒是越来越难看。
看着人均消费连年往下掉,消费者用脚投票够真实。产品主义撑不起天价菜单,上市救得了利润救不了口碑。当毛肚不再是稀缺品,杜老板的家族股权套现局,怕是要被韭菜们反手将军。资本买单还是消费者买单,这道火锅涮得有点糊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