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突变。30年罕见“母伏”来袭,旱涝风险陡增
这天儿真要命!
7月20号入伏撞上三十年罕见的"母伏",又摊上短三伏加秋包伏,出门就是蒸笼模式。老话里的"母伏凶"不是吓唬人,湿度爆表的感觉,家里瓷砖都冒水珠。
今年三伏总共才30天,热量全挤在一块儿烤。气象部门数据摆着,湿度每升10%,体感温度能蹿高3度。北方朋友别以为"晚入伏旱了田"能躲过去,高温红色预警怕是要刷屏。南方更惨,"雨淋母伏头"的俗语应验,暴雨后接着桑拿天,衣服晾三天还滴水。
秋包伏才是隐藏大招。立秋都8月7号了,末伏8月9号才开场。秋老虎配着末伏的余威,九月前都别想收短袖。办公室王姐去年这时候还吹电扇,今年直接搬了台小冰箱放工位。
老祖宗说"炕头起蘑菇"真没夸张。气象台最新预警,江淮流域下周湿度直奔90%,配上37度高温,活脱脱户外桑拿房。抽屉里的除湿盒两天就泡涨了。
别信什么"公伏爽母伏凶"的玄学,空调开到26度最省电。绿豆汤煮起来,藿香正气水备两盒。工地老张昨天中暑送急诊,医生直接开了三天病假条。这天气谁逞强谁吃亏。
命是空调给的,电费该花就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