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称儒家礼可以让世界讲和 文明对话促进全球合作(西欧迎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
来自70多个国家的560余位嘉宾于7月9日至10日汇聚山东曲阜尼山,参加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探讨东方哲学如何为全球合作开辟新路径。面对国际冲突和文明摩擦,古老的儒家智慧能否为人类提供永恒指引以应对当前各种挑战成为讨论焦点。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史蒂夫·富勒提到,孔子的思想强调避免造成伤害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和动机,需要建立一些基本的、共同的价值观。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驻华大使西尼沙·贝尔扬对孔子故里印象深刻,称这里如同教室,能真正感受和学习孔子精神。当地民众也将各种传统融入生活中。他指出,在紧密相连的世界中,即使遥远地区的战争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同理心和责任感至关重要,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和平建设等全球性问题,都必须确保每个国家都有发言权。
印度尼西亚总统大学教授黄金泉认为,当今世界最迫切需要的是自我克制,控制贪婪和野心。儒家倡导通过“仁”和“礼”的秩序来适度生活、照顾他人、行为得体和相互尊重。文明对话可以很好地表达这些观点,并为应对全球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马尔代夫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莫芮德表示,学校传递仁慈、相互尊重和理解的价值观非常重要。了解并尊重另一种文化有助于建立友谊,从而减少冲突。
会议期间,嘉宾们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的主题分享了各自的见解。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周三发布报告称,西欧刚经历了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全球则经历了该机构记录中第三热的6月。随着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变暖,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愈加频繁。
C3S表示,全球最热的六月出现在2024年,第二热的六月出现在2023年。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46摄氏度,比2024年6月和2023年6月分别低0。2摄氏度和0。06摄氏度,但较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3摄氏度。
极端高温天气在欧洲尤为明显。近日,“极端”热浪持续席卷西欧,该地区的气温已经攀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西欧地区6月的平均地表温度达20。49摄氏度,刷新了2003年创下的纪录。一些西欧国家的地表温度甚至超过40摄氏度,其中西班牙和葡萄牙6月的最高气温高达46摄氏度。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气候战略负责人萨曼莎·伯吉斯表示,热浪对欧洲的影响是“异常的”,西地中海的海面温度创纪录地加剧了这一影响。在一个变暖的世界里,热浪可能会变得更频繁、更强烈,并影响到欧洲更多的人。
2015年达成的《巴黎气候协议》规定,各国应努力将长期全球变暖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突破该水平的变暖将引发无法逆转的灾难性影响,会显著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并对生态系统以及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然而,许多科学家警告称,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内几乎是不可能的,预计2030年左右或之前就会突破这一水平。世界在试图降低变暖速度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