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最新消息:关于光武大道延伸至唐河

3周前 (07-10)热点话题32

  南阳到唐河,现在开车要一个多小时,以后可能40分钟就到了!有人提了个建议,把光武大道往东边使劲修,直接通到唐河的北环路去。这可不是简单修条路的事儿……

  现在去唐河走哪?G312国道,要么就得上高速绕一下。G312那条路,天天跑大货车,还有两地来回跑的客车,车流量大得吓人,堵车是家常便饭。要是这条新的快速路真修起来,南阳往东边去的车,不就有地方分流了?G312和南阳东边出城的口子,压力一下就小了。

  路修通了,两边跑就快了。

  这就不光是上下班方便,南阳的产业集聚区有很多厂子,搞技术研发。唐河那边呢?农业厉害,还有那个栀子深加工,原料多。路要是通了,南阳搞出来的技术,直接拉到唐河那边去生产;唐河的农产品、原料,也能嗖嗖地运到南阳。这不就盘活了?所谓的“南阳研发,唐河转化”,听着就那么回事儿。

  再说说钱的事儿。物流成本,这是个大头。唐河不是要搞复航吗?以后水运会很方便。这条快速路要是能直接怼到唐河港区,那就厉害了!你想想那个画面,货船一靠岸,东西卸下来直接上快速路,往南阳市区送。南阳的货也能反过来,通过快速路运到港口,上船走向全国。这中间省了多少倒腾的时间和钱?

  而且不只是港口,以后新机场的物流,还有规划里的唐河北站,这条路都能串起来。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啧啧。

  一条路,带活一片地。

  路两边的地价肯定不一样了。现在南阳和唐河交界那块,还有不少闲地方,路一通,立马就成了香饽饽。盖个生态新城?搞个物流园?都有可能啊!南阳市里人多地方挤,往东边发展,这条路就是个引子。住在东边郊区,去市里上班也就半个多小时,谁不愿意?

  出去玩也方便了

  
南阳有“光武故里”,唐河有“唐河八大景”。现在这两个地方感觉离得远,玩起来不方便。路修好了,周末想出门转转,开上车,从南阳出发,溜达到唐河,看看景,吃点当地特色,一天来回,轻轻松松。

  不只是看看景

  
唐河的栀子花基地,还有其他各种特色农业镇,都可以搞农旅体验。城里人周末没事干,就想找个地方放松一下。开车顺着快速路就到了乡下,看看花,摘摘果,搞个农家乐,这不就是现在流行的“微度假”?对当地老百姓来说,也是个增收的路子。

  南阳现在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个名头不是白叫的。城市框架要拉开,交通必须先行。这条通往唐河的快速路,就是南阳“东拓北联”战略里的一笔。它不只是一条路,它是南阳向东辐射的动脉。

  路网这东西,就像人的血管,一通百通。这条路向西连着南阳市中心,向东牵着唐河和它周边的乡镇。整个南阳的快速路网,因为这一条线,就补上了一块重要的拼图。南阳和唐河,因为这条路,联系会紧密。

  看看现在的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再看看唐河的产业集聚区。这两个地方隔得不远,但产业链总感觉没完全接上。快速路就是个黏合剂,能让两个园区的企业互相合作。南阳这边的企业有技术有想法,唐河那边的企业有场地有工人,正好互补。还能吸引外面的大项目过来落地。

  这条路的意义,可能很多人一时半会还感觉不到。但等它真的建成通车,对两地普通人的生活,对做生意的人,对整个区域的面貌,影响是实实在在的。通勤时间减半,产业成本降低,出去玩的地方变多了,城市也变大了…这些变化会慢慢发生。

“南阳市最新消息:关于光武大道延伸至唐河” 的相关文章

李嘉诚急了!七折抛售北京房产,想与内地撇清关系准备跑路?

李嘉诚急了!七折抛售北京房产,想与内地撇清关系准备跑路?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界面新闻】【财联社】(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31岁章泽天素颜国外旅行,51岁刘强东亲手送外卖:俩人全都不装了

31岁章泽天素颜国外旅行,51岁刘强东亲手送外卖:俩人全都不装了

   自从嫁给刘强东后。    往往章泽天发布动态,大都是打扮得光鲜亮...

暴涨4230%!国产“平替芯片”三连超车,英伟达慌了:我们卖给谁

暴涨4230%!国产“平替芯片”三连超车,英伟达慌了:我们卖给谁

  “中国AI发展必须依靠高端GPU。”英伟达CEO黄仁勋曾放出狂言。   但国产芯片的最新突破,直接甩了他一记响亮耳光 —— 中星微近日发布的"星光智能五号&...

突击检查!广东厅官梁万里落马,退休照收“养老钱”

突击检查!广东厅官梁万里落马,退休照收“养老钱”

   广东纪委最近又抓了一个。这人叫梁万里,以前在省里当过纪委副书记,现在退休两年被查了。2024年10月出事,今年5月处理结果出来了,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2男1女开救护车旅游后续:多方回应,男子身份曝光,难怪如此嚣张

2男1女开救护车旅游后续:多方回应,男子身份曝光,难怪如此嚣张

   真是太猖狂了!    近日,一位博主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救护车鸣笛让...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新华社天津5月14日电 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新华社记者宋瑞   背诵中国交通法规,苦练倒车入库、侧方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