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何时休?老祖宗的谚语给出了答案!
最近天气热得离谱,刚入夏没多久就有地方冲到40度。三伏天还没到人就快被烤熟了。网上有人说能不能提前知道热到什么时候结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老一辈早就有不少说法,这两天翻了翻农谚,咱就挑两条说说。
第一条是农历六月最后几天要是天天大晴天,到了秋天天气还能再热一阵子。这话说得有点夸张,意思就是如果六月底不下雨一直热,后面高温会持续很久。比如前两年有些地方六月里滴雨不下,到九月份还能晒脱皮。老辈人形容说能把腿都晒烂,其实就是说热浪不退的意思。
第二条倒过来,要是六月底突然下雨,七月可能就凉快了。去年有个地方六月最后几天下暴雨,七月温度就降到二十几度,不少人穿上了秋衣秋裤。这和第一条正好意思相反。
不过这些老话只能大致参考。拿去年河南暴雨来说,本来按谚语应该七月凉快,结果后来又出了大太阳。气象台说这些农谚准不准得看具体情况,毕竟现在天气变化太快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专家举了个例子,2021年长江流域秋天突然热了二十多天,后来发现那年六月确实几乎没下雨。但今年六月开始不少地方都下了雨,尤其是南方,可能后面凉快得早些。
现在的天气预报系统越来越准了。之前看新闻说气象站用卫星和大数据算出来的东西,比老话靠谱多了。不过有村民说老话也有道理,毕竟老祖宗总结的经验也不是白来的。
最近看到新闻说,有些地方搞起了传统气象智慧和现代数据结合的新方法。比如把老辈说的"六月雨"和气象云图对起来分析,准确率能提高三成左右。但这些都是实验阶段,还没完全普及。
现在农村里有些老人还是靠老话预判天气。不过年轻人都不信这个,只看手机里的实时气温。上周去菜市场买菜,碰到个卖瓜的老汉边擦汗边念叨:"这六月要是不停下雨,七月就能喝凉水啦。"
不过气象局的人说了,现在的气候变化太大,老话有时候反而不灵了。比如以前说"秋分凉,冬至暖",但去年秋分后第二天就下雪了。所以老话只能当个参考,具体还得看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讨论今年高温会不会持久。有人觉得按老话六月底还晴着,得热到九月。但也有人说现在六月底还没到呢,后面说不定变天。反正气象台每天更新预报,说接下来两周还会升温。
最近天气预报说北方降温了,但南方还在热。看来要等到七月中旬才能看出点端倪。老辈的话到底准不准,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