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老头与58岁大妈网恋,发生关系后闹翻,男方女儿:你值5万吗
老房子着火,越烧越凶,68岁的刘大爷说:
“我单身20多年,对她很有感觉,后来俺俩越爱越深入。”
但是刘大爷的这份爱,还是输给了5万块钱。一谈到钱,感情也没了,爱情也没了。
刘大爷找来女儿给他出头,女儿愤怒的质问这位阿姨:
“第一次见面就让我爸给你五万块钱!你值这五万块钱吗?”
刘大爷和女朋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刘老头常年居住在郑州,68岁的他已经单身了20多年,空虚寂寞的时候,他就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呼唤有缘人。
某日,他注意到一位58岁的女网友关注了他的账号。双方随即开始频繁交流,从文字聊天迅速发展到每日视频通话,关系日渐亲密。
在交流过程中,女朋友主动邀请刘老头前往她位于新乡的家中共同生活。她当时向刘老头表示,两个人可以结伴养老。
因为大爷比阿姨大了整整十岁,所以两人同居之后,万一大爷有病,她可以照顾大爷。这位阿姨还说,就算刘老头日后瘫痪,她也会购买轮椅进行照料。
这番承诺令刘老头深受触动。刘老头马上迫不及待,从郑州前往新乡与女朋友同居。临行前,他向女儿提及此事,但遭到女儿的强烈反对。
尽管如此,刘老头坚持己见,甚至不惜以断绝父女关系相胁,最终搬入了女朋友家中。两人开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在刘老头搬入女朋友家时,双方达成了一项经济协议。女朋友要求刘老头支付5万元人民币。将来给刘老头看病和养老用。
刘老头同意了这一要求,并将自己积攒的5万元交给了女朋友。这笔钱据称是他在建筑工地务工多年攒下的积蓄。
同居一段时间后,刘老头生病,产生了医疗费用。他自然想到之前支付的5万元于是向女朋友索要一万块用于看病。
女朋友拒绝了刘老头的请求。她明确表示自己“没有钱”给他看病,并反问道:“咋没有这5万块钱你就不看病了?”
这种态度和言辞让刘老头感到愤怒和被欺骗。刘老头在生病事件后不久便离开了新乡,返回郑州。
回到郑州后,刘老头将整个事件,特别是支付5万元、生病遭拒的情况告知了女儿。女儿得知父亲辛苦积攒的养老钱如此处理,感到非常气愤和担忧,认为父亲遭遇了诈骗。
她随即找上了当地的电视台,带着父亲前往新乡,找到女朋友经营的小卖部进行理论。刘闺女上来就冲过去,指着阿姨的鼻子一顿狂骂。
她质疑这位阿姨索要5万元是杀猪盘,质问对方“值不值”这个钱。
但是这位阿姨坚持认为这5万元是双方事先约定的“彩礼”钱,并强调正是因为有这笔钱作为条件,她才同意刘老头来同居。
一会这位阿姨的女儿也来了,这位女儿的战斗力极强,上来就撕开了刘老头的脸面,问他有没有同居,他们有没有伺候他衣食住行。
一个68岁的老头找女朋友伺候自己还不想给钱,人家图你啥,图你年纪大,图你不洗澡。而且阿姨一家承诺的都做到了,把他人也接到了自己的家里。
阿姨在当地有小卖铺,一旦去了郑州就没收入了,所以阿姨邀请刘老头和新乡同居,不耽误她开店做生意。
刘大爷一直住的阿姨家房子,吃的阿姨家饭,跟他要五万彩礼多嘛?自己有病还想女朋友掏钱,阿姨脑子坏了,专门接个老头来家里养老,还倒贴钱。
就问问老头,万一阿姨有病了,他愿意出钱不?现在他烦了要分手,还想把钱都要回去,一分钱不出还占尽便宜,哪有这样的好事。
刘老头的女儿被骂的抬不起头,这段时间,父亲吃住都在别人家里,还跟人家睡一起,这点她真没话可说。
刘老头的女儿也很实在,她知道自己老爹怎么回事,根本矛盾就是她觉得五万太多了。要知道大爷每多花一分钱,她作为儿女的养老负担就重了一分。
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说到底是价钱谈不拢。最后双方到警察局去调解,由于两人同居时间比较短,女朋友同意退还4万元人民币给刘老头。
一拿到钱,刘家父女气也顺了,语气也温和了。刘老头的女儿主动表示,给阿姨一万块钱是应该的,算是这段时间她照顾父亲的补偿。
据某反诈中心最新统计,仅去年全国老年人婚恋诈骗案就超两千起,涉案金额近亿元。
北京海淀法院曾审理过类似案件,七十二岁的陈教授被“红颜知己”骗走毕生积蓄二百余万;上海浦东则有丧偶老人为“真爱”抵押房产,最终流落街头。
当子女忙于自己的家庭事业,当老友相继离世,智能手机的微光成了许多老人最后的慰藉。上海某老年心理热线记录显示,近四成来电者倾诉“比怕死更怕孤独”。
“我们总以为给父母物质保障就够了。”社会学家李薇指出,“却忽略了情感赡养才是应对‘银发骗局’的关键防线。”
每个黄昏恋都可能藏有陷阱,但真正的救赎,往往始于我们愿意正视那些被忽略的、近在咫尺的星光。
当年轻人抱怨老人胡闹时,或许更该思考,是什么让历经沧桑的老人,依然愿意为一句虚无的承诺押上余生?我们是不是该多陪陪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