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设不爱上班门诊 患者不多

3周前 (07-11)热点话题21

医院开设不爱上班门诊 患者不多

近日,上海某三甲医院开设“不爱上班门诊”,提供职业倦怠评估、心理疏导及职业规划服务,首周仅接待十余名患者,这一现象引发“职场心理健康服务是否‘叫好不叫座’”的讨论。从表面看,低就诊量似乎印证了“年轻人不愿直面职业困境”的刻板印象,但深层折射的是职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的系统性缺陷——当“职业倦怠”被简化为“矫情”,当专业服务被困于“病耻感”与“供给错位”的双重枷锁,职场人的心理困境如何才能真正被“看见”?

立论点:职场心理健康服务的“遇冷”,本质是社会对职业倦怠的认知滞后与供给模式僵化的双重结果,破解困局需从“去污名化”与“精准供给”双向发力。

从社会认知层面看,“职业倦怠=懒惰”的偏见仍是主要阻碍。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19年就将“职业倦怠”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定义为“长期工作压力未有效管理导致的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及成就感降低”,但国内职场文化中,“吃苦耐劳”“忍耐抗压”仍被视为美德。某招聘平台2024年调研显示,78%的职场人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人能力不足的表现”,仅12%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不爱上班门诊”被贴上“矫情门诊”的标签——患者既担心被同事视为“抗压能力差”,又害怕被家人指责“不知足”,最终选择“自我消化”。上海某心理咨询机构2024年数据印证了这一点:职场心理咨询中,63%的客户通过匿名线上平台求助,仅15%愿意线下就诊,病耻感已成为阻碍求助的首要因素。

供给模式的僵化,则进一步加剧了服务与需求的错位。当前职场心理健康服务多沿用“医疗化”路径:以医院门诊为核心,强调“诊断-治疗”的疾病模型,但职业倦怠的本质是“工作系统与个体需求的不匹配”,而非单纯的心理疾病。例如,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小李因“996”工作制出现情绪耗竭,他需要的不是药物或心理治疗,而是弹性工作制调整或职业路径重新规划。然而,现有“不爱上班门诊”仍以心理测评、个体咨询为主,缺乏与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的协同干预。对比德国“职场健康促进计划”,企业需定期为员工提供压力管理培训、工作负荷评估及职业发展规划服务,2024年德国职场倦怠率较2010年下降41%,而我国企业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率不足8%,这种“供给端缺位”与“需求端个性化”的矛盾,直接导致服务利用率低下。

反论点或会强调“低就诊量反映职场倦怠问题不严重”,但这一观点忽视了“隐性倦怠”的普遍性。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24年调查显示,68%的职场人存在“情绪耗竭”,52%出现“去个性化”(对工作冷漠麻木),但仅12%认为自己“需要专业帮助”。这种“隐性倦怠”表现为“上班如上坟”“摸鱼度日”等行为,虽未达到临床诊断标准,却严重损害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例如,某制造业企业2024年因员工倦怠导致的缺勤率上升23%,产品次品率增加17%,直接经济损失超500万元。低就诊量并非问题不存在,而是现有服务模式未能触达“沉默的大多数”——当门诊仍停留在“等患者上门”的被动模式,而非通过企业合作、社区宣传主动识别需求,自然难以获得关注。

破解这一困局,需构建“社会认知更新-供给模式创新-制度保障强化”的三维体系。社会层面,需通过媒体宣传、企业培训破除“职业倦怠=懒惰”的偏见,例如将“职场心理健康”纳入员工入职培训,用“能量管理”替代“抗压能力”的表述,减少污名化;供给层面,应推动服务从“医疗化”向“生态化”转型,例如医院与企业合作开展“职场健康评估”,为员工提供定制化干预方案(如调整工作节奏、优化团队沟通),同时开发线上自助工具(如压力测评APP、情绪日记功能),降低求助门槛;制度层面,需将职场心理健康纳入劳动法规,例如规定企业每年需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并将服务覆盖率纳入“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评选指标,通过政策倒逼供给升级。

从“不爱上班门诊”的冷清到职场人的沉默挣扎,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当社会将“职业倦怠”视为个人问题而非系统缺陷,当专业服务困于“病耻感”与“供给错位”的牢笼,职场人的心理困境便永远无法真正解决。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叫好不叫座”的门诊,而是一场从认知到行动的变革——让职场心理健康服务成为“阳光下的支持”,而非“角落里的救赎”。毕竟,一个健康的职场,从不是由“永动机”构成的,而是由“能休息、会调整、敢求助”的人共同创造的。


“医院开设不爱上班门诊 患者不多” 的相关文章

北京客场2-0山西拿赛点 雷蒙18分助力胜局

北京客场2-0山西拿赛点 雷蒙18分助力胜局

  CBA季后赛半决赛G2,山西迎战北京。首场比赛中,北京在客场以8分优势获胜,此役葛昭宝复出。   ...

男子举国旗夜爬石头山众人为他打光 山顶飘扬引欢呼

男子举国旗夜爬石头山众人为他打光 山顶飘扬引欢呼

  5月1日,在宁夏银川的滚钟口风景区,一名游客手持国旗夜爬石头山。周围的游客纷纷用电筒为他照亮上山路。当国旗在山顶飘扬时,现场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

北京—长白山仅需4小时 这段高铁9月30日开通 绿色生态高铁助力东北振兴

  沈佳高铁沈阳至长白山段将于9月30日开通,设计时速350公里。这条高铁连接辽宁沈阳与黑龙江佳木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一部分。高铁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无砟轨道技术,具备高安...

《百家讲坛》 20250504 食物的历史(第一部) 10 土豆的“吟唱”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在如今的中华饮食中,无数美味佳肴都与土豆有着关联。明末清初,土豆初入中国,彼时还是王公贵族玉盘里的珍馐,享有诗文赞誉,尊为皇家贡品。随着时光流转,土豆也随着喜爱它的封...

文旅局长回应让游客住自己家 善举获赞

文旅局长回应让游客住自己家 善举获赞

  5月2日,湖北宜昌市民王女士一行四人驱车抵达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因未预订客房住进了宣恩县文旅局局长王菊芳家里。5月4日,王菊芳对此回应称:“我没有想那么多,游客来了之后没有...

香港女星谢婷婷宣布怀第二胎 温馨分享孕照

香港女星谢婷婷宣布怀第二胎 温馨分享孕照

  43岁的谢婷婷自2019年诞下女儿Sara后,便移居加拿大专注育儿生活。昨天,她在社交平台上宣布怀上了第二胎,并分享了宝宝的超声波照片,笑容灿烂。她还上传了一张与伴侣在车里的合照,并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