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治愈不费力的“窝囊游”火了 又怂又爽成新宠 ,山东菏泽龙卷风致5死?假的 谣
最近,“窝囊旅游三件套”——“窝囊爬山”“窝囊漂流”“窝囊蹦极”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匀速下滑的摆拍式蹦极、坐电梯爬山20分钟登顶、在水深不足1米处躺平漂流,这些看似“窝囊”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
曾经作为贬义词的“窝囊”,在这一届年轻人的自嘲里,已经转化了色彩,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与生活态度。“窝囊旅游”的核心精神正是“又怂又爽”。比如浙江安吉推出的“减速版蹦极”,不再是自由落体式的惊叫现场,而是一个缓缓下滑的过程,结果游客数量直接翻了五六倍。再如杭州天屿山、台州神仙居等地推出的“无痛爬山”自动扶梯,从山脚到山顶只需几分钟,省时省力,受到广泛欢迎。还有浙江安吉、山东费县、广西桂林等地一些景区推出的“窝囊漂”,没有了传统漂流的惊险刺激,游客只需“躺平”就可以“窝在山水里,神游天地间”。
“窝囊旅游”之所以能火,是因为它精准拿捏了年轻人“又菜又爱玩”的心态,给足了他们情绪价值。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也更加注重自我、独立和个性。他们不怕承认自己“怂”,但也不放弃尝试。通过拥抱“窝囊旅游”,他们用自嘲的方式表达自我,用轻松的姿态面对压力,用“窝囊”的方式完成一次次情绪释放。
社交网络的种草式传播也给了“窝囊旅游”走红的土壤。某旅游平台调研显示,62%的年轻人将“能出片”列为体验选择的首要标准,远超“刺激程度”的占比。当“社交货币”的价值凸显,“半吊子勇敢”也成了可炫耀的资本。于是,在刺激、挑战和窝囊之间,年轻人选择了“重在参与,舒服就行,姿势要帅”。
“窝囊旅游”的火爆反映了年轻人消费理念的变化,也给文旅市场带来启示。这届年轻人既敢于自嘲,也勇于行动。读懂他们的精神需求以及背后的“悦己”“放松”“反差”消费转向至关重要。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应从“单一供给”转向“多元体验”,从“功能导向”转向“情绪价值”,从“硬核挑战”转向“软核治愈”,以满足年轻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为文旅创新打开更多可能。
近日有自媒体账号发布消息称,7月10日山东菏泽发生龙卷风导致五人死亡,八十三人受伤,并配发了相关图片。经核实,菏泽市当天并未发生龙卷风,该消息为谣言。另外,另一自媒体账号发布的关于临沂遭遇大风冰雹袭击的信息也被证实是虚假的。临沂市气象部门表示,近期当地未发生此类天气现象。提醒广大网民以官方气象信息为准,不要轻信或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最近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热射病成为关注焦点。如何预防和应对热射病?如果遇到患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如大树下或有空调的房间内;脱去患者的衣物,去除保温措施;用冰袋、冰块等物品置于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部位进行体表降温,可用纱布或薄衣物包裹冰袋以防冻伤;同时联系医疗机构寻求后续治疗;若患者意识清醒,每小时可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若患者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将其侧卧并及时清理口腔、鼻腔,防止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