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规模最大!土耳其五代机拿下百亿大单,歼35究竟“差”在哪?
中国歼-35战斗机,是中型飞机。它的航程是4000公里,作战半径1250公里。这个设计,更适合在离家近的海上使用,或者放在航空母舰上。印度尼西亚有1万7千多个岛,国土从东到西有5000多公里。他们需要能飞很远的飞机。歼-35的续航能力,对他们来说感觉不够用。
歼-35这次没能卖给印度尼西亚。第一:飞机航程不符合印尼的地理要求。第二:印尼搞平衡外交,不想买中国的飞机,也不想买美国的飞机,怕被别人说是站队。第三:中国在推销的时候,主要是用数据和图片。没有像土耳其那样,直接把飞机模型拿出来看。对方觉得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心里不踏实。
土耳其的“可汗”战斗机是赢家。它跟歼-35不一样,是重型双引擎战斗机。这种设计天生就飞得远,续航时间长。在海上飞很长的路,有两个发动机也更安全。这正好符合印度尼西亚的需求——他们需要战斗机能覆盖广阔的领海和领空,执行远距离巡逻任务!
2025年6月12日,在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正式签了合同。合同内容是:48架“可汗”战斗机,总价格100亿美元。平均下来,一架飞机大约2。08亿美元。虽然比美国的F-35A贵,但是“可汗”是双引擎,性能更强,所以价格还能接受。土耳其还同意了分10年付款的条件。
土耳其不是美国也不是中国,它是北约成员国。印度尼西亚买它的飞机,就不会被外界说闲话。土耳其在谈判时还承诺,这个买卖没有政治附加条件,还愿意转让技术,并且同意在印尼本地进行组装。这些条件对印度尼西亚来说,非常划算,很有吸引力。
土耳其为了卖出“可汗”,下了很大功夫。他们在雅加达的防务展览上,直接运去了一个全尺寸模型。这个模型装上了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打开了内置武器舱,还挂上了巡航导弹。印度尼西亚军方的人后来说,他们更相信眼睛能看到的东西。
“‘可汗’战斗机在一次测试中,原型机飞行了几千公里,覆盖了印尼东部多个岛屿,续航能力让人眼前一亮。”
“可汗”这个项目,开始于2010年,当时名字叫TF-X。土耳其的目标是造出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用来替换掉自己空军里那些老旧的美国F-16飞机。土耳其的航空工业起步很晚,长期都是组装外国飞机,自己研发的能力很弱。
这个项目能快速推进,有外部原因。2019年,土耳其买了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美国因此把它踢出了F-35战斗机项目。这件事让土耳其下定决心,必须自己造出先进战斗机。后来,英国的BAE系统公司也加入了进来,提供了隐形技术和航空电子方面的帮助。
“可汗”战斗机也有自己的问题。它现在还不够成熟。项目的核心技术,比如发动机,还得靠进口。现在用的是美国通用电气的F110发动机,推力不够大,还不能实现超音速巡航。土耳其计划到2032年才能造出自己的国产发动机,这中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飞机的雷达和航电系统也还在研发中,离最后定型还有距离。因为土耳其没有先进的风洞设备,只能去租用欧洲的设施来做气动设计验证。这样一来,成本和时间都增加了。交付也是个风险——土耳其自己的空军要到2028年才能拿到第一批飞机,给印尼的48架要到2035年才能全部交完。
这场交易的影响很大。第一:土耳其作为一个新卖家,打破了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在第五代战斗机市场上的垄断。这给了其他中小国家一个新的选择。现在,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埃及这些国家都对“可汗”感兴趣。第二:印度尼西亚的这个决定,可能会让周边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加快升级自己的飞机,来保持地区军事平衡。
对中国来说,歼-35这次的失利是一个提醒。未来,中国可能会把歼-35卖给巴基斯坦这样的传统友好国家来打开市场。歼-35的舰载版本,会在中国的航空母舰上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海军的整体作战实力。土耳其的崛起,也让全球军火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