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汤事件只是查处任性执法的起点

2周前 (07-15)热点话题23

蛤蟆汤事件只是查处任性执法的起点

一道标注“蛤蟆汤”的短视频,让山东临沂兰山区市场监管局陷入舆论漩涡——从3月24日仓促下达45万元“天价罚单”,到7月15日通报撤销处罚并停职五名工作人员,这场“过山车式”执法风波,撕开了基层行政权力任性运行的裂痕。尽管涉事部门试图以“证据不足”“程序不当”等表述淡化争议,但执法动机的模糊性、程序违法的系统性、监管责任的缺失性,仍暴露出基层治理中亟待破解的深层矛盾。

立论点:蛤蟆汤事件绝非孤立个案,而是基层执法中“权力任性”与“制度失灵”交织的典型样本,需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重构执法权力边界,避免“运动式纠错”沦为新的形式主义。

分论点一:执法动机的模糊性:从“保护野生动物”到“广告执法”的逻辑断裂,暴露权力寻租隐忧
兰山区市监局最初以“涉嫌发布使用国家禁食动物中华蟾蜍加工菜品的视频”立案,却在处罚告知书中援引《广告法》第九条第十一项(兜底条款)及第五十七条,将普通菜品展示定性为“法律禁止行为的广告”。这种“物种认定”与“法律适用”的双重跳跃,折射出执法动机的混乱:若真涉及野生动物保护,应由林业部门主导调查;若聚焦广告违法,则需证明视频存在“附加购买链接”“商业推广”等特征。然而,涉事视频既无店铺名称、地址,也无价格或引流信息,仅因账号名称与店铺一致便被认定为广告,显然违背《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中“客观展示商品信息不构成广告”的明确规定。更耐人寻味的是,当事人张女士质疑处罚与亲戚家拆迁有关,称“拆迁办和市场监管局的人多次到店施压”。尽管此说法尚未证实,但执法部门在未核实物种、未组织听证、未送达法律文书的情况下,仅凭视频照片便顶格处罚,难免引发“以罚代管”“权力设租”的合理怀疑。

分论点二:程序违法的系统性:从“48小时定案”到“63天拖延送达”的链条溃败,击穿法治底线
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建立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三重基石之上。然而,兰山区市监局的执法过程堪称“反面教材”:其一,事实认定草率,未核实“蛤蟆汤”原料是牛蛙还是中华蟾蜍,未调查视频拍摄目的,仅凭“蛤蟆”字样便主观臆断;其二,程序严重违规,在当事人3月28日提交听证申请后,未依法组织听证;其三,文书送达迟滞,5月12日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却拖延至7月14日才送达,超出法定期限63天。这种“处罚时急如星火、撤销时拖拖拉拉”的双重标准,暴露出基层执法中“重结果、轻程序”的顽疾。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行政复议案件中,因“程序违法”被撤销的处罚决定占比达37%,而本案中从立案到撤销的全链条违规,更凸显出基层执法人员法治意识的淡薄与监督机制的失效。

反论点:技术治理与社区监督存在介入盲区,需警惕“形式化”替代实质治理
部分观点认为,通过安装监控、要求企业公开数据等技术手段可预防此类事件,但实践显示:其一,企业可通过“临时整改”规避监控,如丰旭公司可能在记者到访前紧急转移不合格产品;其二,数据公开缺乏标准,某地要求企业上传检测报告,却因未规定报告格式导致80%数据无法比对。具体到本案,若仅依赖“视频内容自动识别系统”筛查“蛤蟆”“野生动物”等关键词,而不核实物种、不调查动机,反而可能加剧“机械执法”——系统一旦误判,执法部门为避免“不作为”指责,可能仓促处罚,形成“技术误判-人工加码”的恶性循环。因此,技术治理必须与法律规制结合,否则易沦为“纸面功夫”。

驳论:道德谴责无法替代制度约束,需构建“行为-责任”刚性对应
针对网友“人肉搜索涉事工作人员”的行为,需明确:舆论审判虽能形成压力,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本案中,尽管五名工作人员被停职,但“停职”仅是临时性处置措施,后续仍需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更关键的是,需追问:为何基层执法部门敢于“说罚就罚、说撤就撤”?根源在于违法成本过低——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滥用职权造成不良影响的,仅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而《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需以“违法行使职权”为前提,本案中若无法证明执法人员存在主观故意,当事人甚至难以获得赔偿。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权力运行模式,必然滋生任性执法。唯有提高违法成本,如将“程序违法”纳入行政处分加重情节、建立“执法终身追责制”,才能让执法者“不敢任性”。

前瞻性观点:破解基层执法困局需重构“权力-权利”平衡机制
其一,推行“执法清单制度”,明确基层执法权限边界,禁止以“兜底条款”随意扩大处罚范围,如将“广告认定”细化为“附加购买链接、价格、促销信息等商业推广特征”,避免“展示即广告”的机械理解;其二,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要求执法人员通过执法记录仪、电子签章等技术手段固定证据,重大案件需经法制部门审核,防止“个人拍板”;其三,完善“当事人陈述申辩权”保障,规定执法部门必须在收到申辩材料后3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复,逾期未回复视为放弃处罚,避免“踢皮球”“拖延战”;其四,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众通过“执法监督APP”上传执法视频,建立“群众举报-司法审查-责任追究”的快速响应通道——杭州2025年试点显示,该机制使执法投诉处理效率提升65%,违规执法行为下降42%。

从蛤蟆汤到更广泛的基层执法领域,每一次“任性处罚”都是对法治信仰的消磨。当45万元罚单的数字不再冰冷,当停职处理的通报不再敷衍,我们更需清醒认识到:守护执法公正,不仅需要个案纠错,更需要制度重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利在法治中生长,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蛤蟆汤”的闹剧重演,让每一份处罚都经得起法律与民心的双重检验。


“蛤蟆汤事件只是查处任性执法的起点” 的相关文章

博主“何同学”复更 评论区翻车 网约车言论再引争议

博主“何同学”复更 评论区翻车 网约车言论再引争议

  千万粉丝博主何同学因发布网约车司机求好评相关言论引发争议后删博。两周后的某晚,他复更并分享了一个特别项目:为一位右手失去功能的女儿制作单手键盘。何同学团队经过调研和设计,制作了一款61...

前TVB女星在东莞打工求生 每份工作都不易

前TVB女星在东莞打工求生 每份工作都不易

  5月2日,曾在TVB剧集《多功能老婆》中饰演“霸气小三”而为人熟知的演员于淼,自曝为缓解经济压力首次接拍广告,坦言“把自己卖了”。这位前华姐选手离开TVB后,辗转东莞做过超市店长、地摊...

南京明孝陵石兽被写“到此一游” 游客行为引众怒

南京明孝陵石兽被写“到此一游” 游客行为引众怒

  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南京明孝陵景区内的石兽骆驼臀部被人用黑色记号笔写上“到此一游”等字样。明孝陵景区是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已有600多年历史。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愤怒,认为...

广东返程易堵点段公布 假期尾声迎高峰

广东返程易堵点段公布 假期尾声迎高峰

  “五一”假期接近尾声,返程高峰即将到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的车流量将增加,请广大司机朋友们谨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

宁夏多地出现大风极端天气 多景区临时闭园

  5月5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宁夏多地持续出现大风极端天气。为确保游客安全及游览体验,多个旅游景区临时闭园,包括贺兰山岩画景区、拜寺口双塔景区、贺兰山滚钟口景区、宁夏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

景区否认男子蹦极未系安全绳 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5月3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关注。视频中一名男子在蹦极时后背未系安全绳,走下跳台时旁边工作人员发出惊叫。   5月4日,杭州千岛湖沪马探险乐园表示,该男子身体前侧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