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当家 展现熟龄女性真实生活 ,堂食用鲜肉现炒外卖用冻肉预制菜 餐饮业的“双标
7月15日,爱奇艺自制的国内首档熟龄女性观察节目《姐姐当家》在北京举办了超前看片会。“当家姐姐”谢娜、董璇、王琳、万千惠以及“当家观察员”倪萍、张泉灵和节目总导演陈歆宇出席了活动,与媒体一同抢先观看精彩内容,并探讨了“当家”的感悟。该活动以“看见本我”为核心理念,聚焦“中女群体”,通过走心的互动分享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吸引了广泛关注。
节目从策划阶段就注重品质,制作团队以“深入扎根中女群体生活纪实”为创作初心,通过多元丰富的视角呈现最真实立体的女性叙事,让“中女议题”不再空洞,直抵观众内心。在快节奏的当下,《姐姐当家》对熟龄女性真实生活的关注契合了观众对真诚内容的需求,容易引发共鸣。
节目打破了大众对“当家”的单一想象,通过四位姐姐的真实日常展现了女性在多重身份中的平衡之道。谢娜提到成为母亲后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了父母的操心;董璇表示二婚是遵从内心的选择,“找到能共担的人”也是对生活的选择;王琳则认为反对孩子恋爱会让孩子恨自己,以智慧处理亲子关系;万千惠坦然接受“三宝妻子”的标签,通过开公司、做直播展示独立姿态,证明她的人生同样精彩。节目中四位姐姐以各自的真实生活诠释了“姐姐当家,不再害怕”的深层含义——“当家”是对生活的主动选择与承担,更是通过实践传递的勇气与智慧。
导演陈歆宇表示,《姐姐当家》不仅是一档节目,还是一份邀请,希望大家放下对戏剧冲突的追求,沉浸观看姐姐们如何真实经营“当家”生活。作为国内首档熟龄女性观察节目,《姐姐当家》不仅展示了中女智慧,也使女性议题的讨论更加立体,加深了大众对熟龄女性价值的理解与情感共鸣。节目即将登陆爱奇艺,期待它传递“不再害怕”的治愈能量。
当外卖提示音响起,河北廊坊某烤串店老板张先生熟练地拿起订单小票,对照着从冰柜里翻找烤串。他一边轻声核对肉串、淀粉肠、豆腐干等食材,一边利落地剪开包装,备好货送往厨房。不到一刻钟,一名身着蓝衣的骑手将外卖取走了。然而,当时张先生身旁的另一个冷藏柜里,却整齐码放着色泽鲜亮的现成烤串。面对记者的疑惑,他解释说:“这是新鲜的,您放心吃。”接着又掂了掂手中的冷冻串说,“这些是外卖用的,不一样”。
调查发现,不少餐饮店都在实行堂食和外卖的“双标”策略。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差异化经营的行为,已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的系统性侵犯,亟须从司法、平台、监管等方面构建协同治理体系。
在上述烤串店的冷藏柜中,里面的烤串显得格外新鲜:羊肉带着血丝,切块均匀,泛着新鲜的光泽;蔬菜清洗干净,毫无蔫态。“客人来店里,肯定得用新鲜食材。羊肉串用的是当天现宰的羊肉,连蔬菜都是现洗现烤。你闻这香味,新鲜羊肉和冻肉烤出来完全不一样。”张先生说。而外卖订单则截然不同:统一使用冷冻肉,先油炸再电烤,8分钟内即可完成接单到打包的全流程。张先生介绍,“冷冻肉提前腌制,加了不少香料,就算配送后口感变差,顾客一般也吃不出来”。
实行堂食和外卖“双标”策略的远不止这家烤串店。在北京、天津、河北多地走访发现,这种做法相当普遍。在多家主打“现炒”的小碗菜店铺,记者通过外卖下单后观察到,服务员直接从冷藏柜取出预制菜包装,加热后倒入餐盒。而当记者在堂食点同样的菜时,看到厨师现场翻炒。曾经营快餐店的李先生透露,红烧肉、糖醋排骨等“硬菜”外卖单几乎全靠预制菜,“15元的荤菜套餐,用新鲜食材根本做不出来,预制菜加热5分钟就能出餐”。辅料差异同样明显。天津某菜馆老板坦言,堂食炒菜用压榨花生油,外卖则改用桶装调和油;堂食米饭选用当年新米,外卖则使用价格低廉的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