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你爱不释手的手机壳其实是“慢性毒药”,赶紧告诉家人
当手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后,我们几乎每天手机不离手。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是这种我们每天握在手里的“宝贝”,有可能正在慢慢的侵蚀着你的健康,它就像“慢性毒药”一样,有着极高的致癌率。
而最终的罪魁祸首不是手机,而是那个你爱不释手的手机壳。
一个小小的手机壳为何会有这么大的伤害性呢?
成本0.35卖9.9?
当你满心欢喜的拿到自己精心挑选的手机壳时,你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漂亮的手机壳有可能给你带来健康隐患。
特别是网上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手机壳,各种颜色各种可爱或者个性的图案,吸引了不少“手机壳控们”。
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便宜又好看的手机壳,成本也是非常低的。
有很多黑心商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在制作手机壳时使用的都是废弃的医疗器材或者廉价的塑料边角料。
一个手机壳的成本只有0.35元,而他们转身就拍照发到了网上,售价为9.9元,不少消费者被这些低价又好看的手机吸引。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每天拿在手里并且亲密接触的手机壳,其实是含有一定毒素的。
特别是那些废弃的医疗器材,对人体的伤害性可想而知,再加上我们使用手机的时候,会出现发热的情况,而这些毒素会随着手机壳挥发出来。
而且你会发现这些廉价的手机壳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特别是刚买来的新手机壳味道更重一些。
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这些怪味有可能会变淡,但是一旦遇到手机使用频率增加发热的时候,手机壳的味道会变得越来越重。
这些散不掉的怪味就像看不见的“隐形杀手”一样,会慢慢的进入到你的身体内,对你的健康造成危害。
而我们也不要小瞧这些刺鼻难闻的气味,它有可能是在向你求救。
被忽略的求救信号
如今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不会走路的小孩,都对手机痴迷,但大家都忽略了它的危害性,除了手机本身的辐射外,手机壳的危害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当你被刺鼻的气味熏得头晕的时候,是时候该扔掉自己的手机壳了,可怕的是,有的人意识不到手机壳的危害性。
很多人以为慢慢的这些难闻的气味就挥发出去了,但这种想法是错位的,就算气味变淡了,但因为制作原材料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它的危害性是不会消失的。
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而且曾经央视新闻就报道过这些手机壳的危害性。
特别是廉价的手机壳,它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正规的手机壳生产原材料成本还是非常高的,而这些便宜的手机壳用的原材料的质量可想而知。
特别是一些小作坊,为了压缩成本,真的是丧尽天良,他们用回收的一些废旧的塑料当原材料,为了让手机壳更加的好看,还会加入一些染料。
他们在制作手机壳的时候,将这些原材料粉碎全部融化后,再倒入模具中就成了那个漂亮的手机壳。
当我们买到了这些用废弃原材料做的手机壳时,它就像慢性毒药一样侵害着我们的身体。
慢性毒药
你知道为何很多人称这些手机壳为“慢性毒药”吗?主要和它的有害成分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廉价的塑料在制作手机壳的时候,会加入塑化剂,这种原材料可以让手机壳变得更加的柔软有弹性,但是这种物质同时也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
我们在平时使用手机的时候,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手机壳,这些看不见的毒素会通过我们的皮肤和呼吸器官慢慢的进入到人体内。
这种物质对女孩子的伤害性是很大的,长时间接触的话可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未成年人会出现早熟的现象。
更严重会让使用者出现皮肤过敏和哮喘的症状,这些都会手机壳里慢慢挥发的毒素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塑化剂中的那多环芳烃伤害性更是非常的可怕,这种成分多隐藏在工业燃料里,所以不建议大家使用色彩太过鲜艳的手机壳。
特别是如今比较流行的多巴胺手机壳,各种颜色非常的艳丽,但同时它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性也是非常大的。
曾经有相关部门对手机壳进行了抽查,发现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上限30倍,对于它的危害性更是可想而知。
而人体长期接触这些超标的化工原料,很容易增加患癌的风险,这也是为何现在这么多癌症患者的主要原因了。
我们平时在选购的时候如何才能避免选到这些有害的手机壳呢?
贪便宜吃大亏
我们既然不能阻挡黑心商家生产这样的手机壳,咱们在选择的时候一样要更加的谨慎。
特别在现在这个网购时代,这种手机壳已经遍布到了全国各地,一不小心就会被我们买到。
首先咱们平时在选择手机壳的时候,不要贪图便宜,而且不要去那些销量很少的店铺去买。
远离那些色彩艳丽的手机壳,尽量选择素色的手机壳,因为色彩越多,添加的色素也就会越多。
如果买回的手机壳异味很大,要考虑退货了,刺鼻的气味肯定会对身体有伤害。
有条件的话可以去线下去买,买的时候能触摸到真实的手感而且也能闻一下有没有异味。
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是要多注重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远离那些可能对人体有害的物品。
赶快看看你使用的手机壳合格吗?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