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140名村民如何孤岛突围 高科技装备助力救援及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启泄洪运用
无人机空投物资、两栖车跋山涉水、卫星电话连通受灾区……在北京暴雨中,无数救灾人员奋战在灾情一线,他们身边有许多特殊装备,在抢险救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救援更快、更好,也给被困在山里的人们带去了希望。
暴雨的间隙,山林变得静了下来,只有山脚下仍在澎湃汹涌。无人机小心翼翼地越过洪水,攀上山顶,悬停在电线杆的一侧。山下的路边,杨雷和同事盯着遥控器的屏幕,肆溢的洪水、坍塌的道路、崩毁的山林都汇聚在方寸之间。他们的手很稳,也很慢。尽管不是第一次经历暴雨和洪水,更不是第一次操作无人机巡查,但他依然小心翼翼。灾难来临时,每一分钟安全飞行的时间都格外珍贵,那意味着被困在洪水中的人们可以更早地重新与文明世界连接。
杨雷是国网北京延庆供电公司应急救援队的一位副队长。大约10年前,他所在的北京电力公司开始配备无人机,并同时培训人员。此后,无人机巡检逐渐进入电路巡查、维护工作之中,相比传统人力巡查,无人机可以提高10倍甚至20倍的效率。许多设备都在野外山林之中,有的甚至在山顶上,无人机可以在几分钟之内飞上山顶,完成人力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
7月28日18时,为应对黄河上中游强降雨形成的高密度挟沙洪水,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启2号排沙洞,下泄流量800立方米每秒。这是今年调水调沙结束后小浪底水利枢纽首次在汛期进行泄洪运用。
近日,黄河上中游内蒙古河段及山陕区间北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的强降水过程,导致高含沙洪水持续向下游演进。为应对黄河上中游大量来水,小浪底管理中心将密切监测雨水沙情变化趋势,精准科学制定孔洞组合运用方案,全力保障黄河中下游防洪安全。
截至7月29日8时,小浪底水库水位达到226米,相应防洪库容为87亿立方米,这为后续防洪和减淤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