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1区均涉及基孔肯雅热病例 全省新增2940例本地病例 ,三大航支持直销机票
7月27日晚,广东省疾控局官微发布信息,从2025年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这些病例分布在佛山、广州、中山等多个城市。
截至7月26日24时,今年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目前已有3224例治愈出院或解除医学观察。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多数患者病程1~2周后可自行恢复,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慢性关节疼痛。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需重点关注新生儿、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专家提醒,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传播。市民应增强防控意识,定期清理积水、清除杂物,加强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相比,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传播媒介相同,都是通过伊蚊传播。居民应采取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如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安装纱窗等。在前往东南亚、非洲、南美等流行区前,应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
气温对伊蚊活跃程度有一定影响,最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早晚时段是伊蚊活跃的高峰期,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应特别注意防蚊。今年由于全球高发形势和天气影响,基孔肯雅热病例可能较多。
如果家中附近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应加强防蚊措施,检查并清倒积水,及时清理生活垃圾。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选择驱蚊产品时,应注意其农药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确保产品质量。涂抹驱蚊剂时,应根据产品说明进行补涂以保持效果。
怀疑感染基孔肯雅热的个人应及时就医,如有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应向医生说明。治疗以退热、止痛和支持性治疗为主,避免使用某些非甾体抗炎药。部分患者的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7月28日晚,国航、南航和东航三大国内航空公司分别发布公告,表示支持民航版“12306”直销平台购票,以确保旅客权益。这三家航空公司均已在航旅纵横平台上开展机票直销业务。目前,在该平台上销售的国内客票直接来自航空公司,价格公开透明,无捆绑销售,与航空公司规则一致,没有大数据杀熟现象,信息安全有保障,并且行程单金额与支付金额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