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此时发布高温健康预警?专访北京市疾控中心 关注重点人群健康风险
全球气候变化正影响人类社会,增加了健康风险。北京市首次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关注高温对重点人群的影响。
8月5日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与气象局联合发布了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指出延庆区中部、怀柔区中部及房山区南部局地的高温健康风险极高。预计2025年8月5日20时至6日20时,平谷区、昌平区、怀柔区、密云区、丰台区、大兴区、顺义区、海淀区、朝阳区和东城区大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较高;而房山区热点话题、西城区、延庆区、通州区大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
北京市疾控中心环境卫生所主管医师刘奇琛解释说,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与高温预警不同,它更多关注高温对健康的影响,通过融合气象监测数据与人群健康数据,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实现“气象-健康”双要素风险分级预警,为市民提供更科学的防暑指南。今年7月初,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北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本地化发布。
健康风险预警不采取定期发布形式,而是在条件被触发后发布。在北京,当三个区达到高温风险高或极高的条件时,即会发布预警。此前,北京一直下雨,没有大面积高温天气,直到8月5日傍晚,相关部门认为高温健康风险提高,遂进行了发布。
北京市区域面积较大,不同地区的日常温度存在差异,居民对高温的适应程度也有所不同。即使在气温较低的地区,也可能因为居民习惯于较少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甚至部分家庭未安装空调,导致热适应能力较低,从而在温度略有升高时,健康风险显著攀升。
全球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柳叶刀》杂志曾警示:若缺乏有效应对措施,与高温相关的疾病负担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此次发布的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特别关注户外工作者、老人、孕妇、儿童以及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慢病患者五类重点人群,并作出详细提醒,以降低这些群体的健康风险。为何此时发布高温健康预警?专访北京市疾控中心 关注重点人群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