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因好奇将铁丝塞进尿道憋80多天 医生微创手术成功取出7厘米铁丝(国际生物多样
一名10岁男孩因一侧睾丸肿胀疼痛就医,医生在排查过程中意外发现尿道深处有异物。经过CT检查,发现一根铁丝已穿透尿道并扎到阴囊处,被周围水肿黏膜包裹。男孩最终坦白,近三个月前出于好奇将口罩鼻夹处的铁丝插入尿道,但一直隐瞒家长。明确病因后,武汉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专家采用微创手术成功取出7厘米长的铁丝。
2025年3月,男孩小瑞(化名)向父母抱怨“蛋蛋”疼痛,可能是在学校不小心撞到。彩超检查显示只有轻微水肿,医生给予抗感染治疗,并建议密切观察。一个多月后,小瑞病情加重,阴囊肿成“小球”,疼痛难忍,再次就医。接诊医生怀疑是睾丸肿瘤,安排了CT检查,结果发现尿道内有异物。小瑞才承认自己将口罩鼻夹处的铁丝插入尿道。
面对取物难题,泌尿外科团队决定尝试输尿管镜下尿道内取异物和阴囊脓肿切开引流。手术难度大,但最终顺利取出铁丝。术后复查显示小瑞恢复良好,阴囊红肿明显消退。
医生提醒,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身体观念,避免因好奇而损害健康。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如实陈述病史,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为各种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每年3至6月是绿孔雀的繁殖季节,在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一批通过人工繁育的小孔雀刚刚破壳。今年,繁育中心的5只种孔雀已产下65枚蛋,其中有11只人工繁育的小绿孔雀已经顺利出生,剩下的预计也将在两个月内孵化。绿孔雀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物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极度濒危物种。近十年来,云南省加大对绿孔雀种群数量监测和保护力度,通过建立绿孔雀栖息地共同管护区、成立野生动植物管护机构和公益组织等措施,保护境内生物多样性。目前,我国境内的绿孔雀数量从2015年的不足500只增长到如今的850只左右。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飞表示,如果把绿孔雀保护好了,对同域的其他物种同样也会起到保护作用,这些栖息地保护好了,自然同域其他物种的栖息地也就有了。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有“树梢精灵”之称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就生活在此。科研人员正在用扩音器播放一段长6分钟的雌性独猿鸣声。音频播放后,分别有两个家庭群和一只独猿给出了回应。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鸣声洪亮,它们有一套自己的“歌唱规则”,能保持成员之间的联系,并对外宣誓领地,防止入侵者。已经组建家庭的雌雄猿还会每天早晨通过“二重唱”的方式加深感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助理祝常悦解释说,这是彰显它们配偶关系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维护领地,防止其他独猿趁虚而入。从2021年起,当地科研人员收集了大量音频数据,破解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声纹密码”,希望能实现靠声音识别猿类个体。这可能会是长臂猿监测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