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花束在厦门花鸟市场上线 端午创意热销及女子倒垃圾误弃40万元黄金 民警在5吨
艾草花束在厦门花鸟市场上线!商家用艾草搭配菖蒲、黄金球等绿植,用包装纸裹成花束。当厦门溪岸路花鸟市场的晨雾还未散去时,花店老板陈姐已熟练地将艾草、菖蒲、黄金球等捆扎成束,裹上包装纸,系上印有“端午安康”字样的丝质缎带。这些售价18元的“艾草花束”,通过跑腿服务送到许多顾客手中。
在厦门各大花店、即时到家电商平台和线上购物平台,艾草花束、艾草文创成为热门产品。朴朴超市端午专区中,未经加工的散装艾草以3。5元/份(约100克)销售,而搭配香樟果、尤加利叶和手工香包的艾草花束,售价高达29元却常常售罄。
溪岸路花鸟市场内,一些商家将菖蒲苔藓球盆栽摆在显眼位置;还有店铺将艾草与荷花搭配,设计出“荷塘清趣”主题花束;更有商家在艾草挂件上添加微型龙舟、粽子造型,制成可悬挂的“吉祥挂饰”。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形态上,还延伸至消费场景:多家商场推出“艾草花束DIY体验课”,吸引了许多亲子家庭和年轻情侣参与。
在集美,“00后”学生王同学正在二手平台上架她手工制作的端午主题香包,很快就有顾客下单购买。这款填充艾草与薄荷的香包,售价近百元仍供不应求。王同学表示:“手作香包既有艾草的驱蚊功效,又是搭配汉服的时尚单品,算是‘实用型文创’。”。
厦门大学附近一家花店主理人林小姐感慨道:“以往卖2元一束的艾草无人问津,现在15元起步的端午花束反而要提前预订。”她算了一笔账:扣除其他成本,端午花束溢价达6倍,且销量同比增长了300%。
艾草花束和文创产品的火爆,是传统习俗在新时代的一次成功创新。这种创新让端午节习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认为,时尚的端午花束吸引更多年轻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女子倒垃圾误弃40万元黄金民警在5吨垃圾中找回。
据央视新闻5月29日报道,近日,天津一家经营金店的夫妇报警称,闭店后店主妻子去扔垃圾,不慎将装有500多克黄金的塑料袋当作垃圾丢弃,黄金价值40万元。当他们发现时已是次日,垃圾早已被环卫部门收走,夫妻两人只能报警求助。
民警调取公共场所监控一路排查,排除了被人捡走的可能,最终判断黄金极大可能已被送往垃圾中转站。于是民警根据垃圾转运流程,马上与多个垃圾中转站联系,约定第二天一早上门寻找。
由于500多克的黄金被夹杂在5吨多重的垃圾当中,找起来很费劲,垃圾中转站的工作人员主动将垃圾重新卸在空场中方便失主寻找。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排查,最终,民警在垃圾中翻出了丢失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