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很多问题是不需要回答的!-团伙侵入某平台刷单骗补50万 警方全链条捣毁犯罪
职场中确实有很多问题是不需要回答的,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或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况和原因!
关于工资的问题:询问或谈论他人的工资数额在职场中是大忌,因为每个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同,员工的工资待遇也可能不同。谈论工资可能会被传到高层耳中,对自己不利,甚至可能被排挤。
关于职位举荐的问题:在职场中,职位举荐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听到一些关于职位举荐的传言后到处宣扬,可能会被视为不靠谱,甚至影响自己的信用。
关于老板的私事:即使是无意间听到或处理了老板的私事,也不要作为炫耀自己与老板关系近的证据。这样做不仅不会得到他人的高看,反而可能引起嫉妒和忌惮,影响未来的信任和重要任务的交付。
关于八卦的问题:职场中的八卦传言往往是无风起浪,参与或传播这些传言可能会被视为不专业,甚至可能被卷入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中。
关于个人隐私的问题:在面试或与HR交流时,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可以直接拒绝回答。保持沉默或直接拒绝都是有效的策略,避免过度保护自己而显得不专业。
挑战权威型问题:当领导询问对某个同事的看法时,通常是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或制造下属之间的矛盾。此时,回答时要谨慎,避免直接批评同事,以免被领导利用。
抱怨甩锅型问题:在团队中抱怨或推卸责任会破坏团队协作,传递负面印象。高情商的表达方式是主动承担协调角色,展现责任感。
打听隐私型问题:薪资、晋升等敏感信息在职场中是禁忌。即使关系亲密,也要恪守“不问、不听、不传”的原则,用职业话题替代私人议题,保持沟通的专业性。
5月29日,上海警方侦破一起恶意刷单骗取补贴案,全链条捣毁券商、刷手、商户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技术侵入平台系统后获取大量已下架优惠券,组织刷手、勾结商户虚假下单骗取平台补贴,非法牟利近50万元。
2024年底,上海普陀警方接到饿了么负责人报案,称有不法分子侵入企业互联网平台后台系统,大肆购买已下架优惠券,并以虚假下单的方式骗取平台补贴,造成企业经济损失近50万元。接报后,普陀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对该案展开侦查。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了一款优惠券,用户花17。9元就能购买20张5元优惠券,在平台每下一单即可抵用一张,每人限购5次。然而,去年11月中下旬该优惠券已经下架,但仍被售出11。8万套。警方侦查发现,这些优惠券都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绕过平台监管、侵入后台系统后购买的,并很快被用于恶意刷单骗取平台补贴,涉及平台21家线上店铺,每家涉案店铺都成交了数千笔金额10元左右的订单,核销优惠券金额近50万元。
物流信息显示,这些订单的下单地址均包含“111”“222”“333”等有规律字符,并存在多笔订单共用一个物流单号的情况,而这些物流单号经核实都未被寄出,全部是虚假订单。历经4个月侦查,一个由优惠券商、刷手、商户组成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警方逐步掌握了该团伙的组织架构及人员信息并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今年4月1日,专案组赴相关省市开展抓捕行动,将该团伙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