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员工偷看私募大佬持仓获利213万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罚没超426万!及上
券商员工偷看私募大佬持仓获利213万。
【券商员工偷看私募大佬持仓获利213万】近日,一则关于券商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偷看私募大佬持仓并从中获利的消息引发了金融圈的广泛关注。安徽证监局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时任中信证券信息技术中心高级经理的李海鹏,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罚没超426万元。此前2015年4月24日。当天,高某基金成立,托管人为中信证券。2018年12月起,李海鹏获得了中信证券CRM系统应用开发岗权限,这一权限让他能够获取中信证券所有客户的账户信息、资产规模、交易持仓等未公开信息。正是凭借着这一权限,李海鹏将目光投向了高某基金的持仓情况。从2019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1日,李海鹏通过CRM系统,不断获取高某基金的持仓、委托、当日成交记录等未公开信息。为了谋取私利,他开始控制妻子及妻子姊妹的账户进行趋同交易。李海鹏控制的账户组包括妻子同胞姊妹程某1在广发证券和东方财富证券开立的账户,以及妻子程某2在广发证券开立的账户。这些账户看似由李海鹏的妻子和妻子姊妹操作,但实际上,李海鹏才是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和决策者。妻子根据李海鹏提供的交易指令进行操作,李海鹏则牢牢掌控着交易的主动权。
在这段时间里,李海鹏控制的账户组累计交易股票128只,累计交易金额高达6483。80万元。其中,与高某睿远基金趋同交易股票76只,趋同交易金额2900。38万元,趋同盈利金额更是达到了213。14万元。他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利用私募大佬的持仓信息进行交易,试图在股市中大赚一笔。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李海鹏的行为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安徽证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相关规定,对李海鹏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并依法向当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应当事人的要求,安徽证监局于2025年4月29日举行了听证会,听取了李海鹏及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在听证会上,李海鹏提出了部分交易时间早于标的账户交易时间、佣金测算有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起始时间认定有误等意见,请求减免处罚。但安徽证监局经过复核,认为这些申辩意见均不成立。安徽证监局指出,本案中所涉未公开信息,既包含高某基金的交易信息,也包含其资产状况、持仓明细和历史交易等信息。历史交易、持仓情况等均能反映标的账户投资决策情况,涉案账户的交易在个别交易日早于标的账户的交易,不代表早于高某基金的投资决策,不能排除当事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行为。
最终,安徽证监局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决定没收李海鹏违法所得213。14万元,并处以213。14万元罚款,合计罚没超426万元。
这起事件再次为金融从业者敲响了警钟。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监管部门对于此类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将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以上就是【券商员工偷看私募大佬持仓获利213万】相关内容,了解最新热点资讯请关注今日热点资讯__实时热搜榜_热点话题_热点关注_今日热点新闻事件。
6月1日,第30个全国“爱眼日”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主题活动发布了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最新监测情况。2024年上海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比2023年下降1。5个百分点。为推进近视预防关口前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启动了“低龄儿童近视监测与干预服务项目”,聚焦3-6岁近视或处于近视前期的儿童,提供每半年一次的全面眼科检查及适宜技术干预,并加强科学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的指导。符合条件的孩子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大眼仔随访志”报名参加。
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学龄前儿童近距离用眼负荷过重、户外活动不足,更快地消耗远视储备,导致更早发生近视。低龄化近视容易带来更多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已成为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首位致盲原因。
上海的近视防控模式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认可,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全球性视力健康行动的重要成员单位。2024年,WHO发起了SPECS 2030屈光不正矫治全球倡议。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推出WHOeyes智能自测视力工具,能够通过智能手机便捷自测视力并获取视力健康智能评估报告。今天启动了“WHOeyes全民检测行动”,号召公众为自己和身边的人进行一次视力检测,主动关心个人视力健康。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现下降的良好趋势。通过不断提升视力健康服务内涵、改善视觉环境、增加户外活动、推进分级分类综合防控、加强新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以及大力开展科普宣教等系列举措,上海市在近视防控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