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一季度净赚6.5亿 增程路线面临挑战及车圈大佬为何掐架 口水战再升级(广
6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了2025年5月的交付数据。5月份,理想汽车交付新车40856辆,同比增长16。7%。截至2025年5月31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30。15万辆。同期,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投入使用2414座理想超充站,拥有13195个充电桩。
理想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被视为“标杆”。其成功主要归因于早早摆脱亏损并实现盈利。理想汽车快速上岸的关键在于聚焦利润更高、受众更广的增程车型和L6到L9的“套娃模式”。这两个关键点使理想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的赚钱能力最强。即便是在价格战不断的2023和2024年,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依旧稳定在20%以上。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下,理想的领先优势开始减弱。过去很长时间里,理想汽车通过增程车型领先其他新势力,但其成功也引来了众多车企模仿。据统计,2021年汽车行业只有4款产品采用增程式技术,而2024年上市的增程电动车已经超过50款。随着越来越多增程车型上市,理想汽车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理想“L系列”共有L6到L9四款车型,这些车型本质上可以视为一款“超大车型”,虽然在部分高端配置上有区别,但车机系统、语音助手等大致相同。一季度,理想L6实现销量4。4万辆,占理想全系销量的58%,消费者在选择理想品牌时优先选择入门级别的L6,这会拉低理想汽车的车均售价,进而对其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今年六一儿童节,雷军与余承东在舆论场上再次展开了一场“隔空对线日,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小米YU7将于7月量产,并引用了一句“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疑似回应余承东前一天的言论。余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论坛上提到“其他行业公司只做一款车就卖爆”,并直言这些产品可能质量不佳,但销量却很高。
这不是两人第一次打口水仗了。从2014年的“点胶门”到2023年的“龙骨转轴”之争,双方已经有过多次交锋。去年接受李翔专访时,雷军表示自己和余承东关系还不错,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继续在舆论场上互怼。
大佬们的口水仗像是一种“回合制游戏”,一方出招占据舆论高地,另一方旋即接招反制,你来我往。这种互动既宣泄了竞争压力,又轻松收割了顶级流量。更微妙的是,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在乌镇峰会等场合把酒言欢,展现出成熟的商业风度。
5月31日,余承东在论坛上提到“其他行业公司只做一款车就卖爆”,尽管未点名小米,矛头所指不言自明。随后,小米方面迅速反击。先是小米总裁卢伟冰以“十倍投入做一辆好车”驳斥产品力质疑,接着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转发该文,再次使用“莫言体”。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则引用解缙名联暗讽对手言论空洞。6月1日,雷军再次重复“莫言体”,将这场口水战推向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