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秋凉南方还在热热热 南北温差大切换频繁
夏天似乎还没完全过去,但“秋凉”已经开始悄悄来袭。今天是9月6日,西北的冷空气一路东移南下,北方的雨水逐渐收场,但川渝、陕西南部等地仍在经历局地强降雨。新一轮降雨即将接棒,雨带从四川盆地延伸到黄淮,部分地方有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的风险。
5日时,冷暖气流混战导致江南以北出现广泛降雨,不少地方最高温不足25度。北京和石家庄的气温在24度左右,感觉清爽宜人,而西北多地气温则在20度左右徘徊。6日冷空气继续推进,长江以北多地降温超过10度,西北东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大部最低温度在10度左右。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银川、太原等地可能刷新立秋以来的新低。内蒙古、甘肃、山西北部个别地方夜间温度可能降至个位数,比衣柜里的短袖更让人感到寒冷。
实际天气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陕西中南部、湖北西部、四川盆地、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山东中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已出现大到暴雨,巴中局部地区甚至遭遇特大暴雨。虽然今天雨势开始减弱,但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中东部等地仍需警惕强降水。后天的重点将转移到黄淮西部、江淮、华南和川西高原北部,广东东南和海南局部可能会遭遇暴雨到大暴雨。北方迅速进入秋季模式,而南方的暑气依然顽固。
南方高温虽有所收敛,但暑热依旧存在。5日重庆、武汉、湖南、江西、安徽南部等地高温持续;6日副热带高压略弱,高温范围缩小但多地气温仍在30度以上,闷热感不减。气象台提醒,10日前冷空气联手南海热带系统会逐步压制江南高温,不过9月中旬副热带高压可能再次增强,12日后高温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北方夜空晴朗利于地面辐射降温,早晚要注意多穿一件衣服,特别是家中老人和孩子要当心着凉。南方则需要多补水,出门别忘带伞和备瓶水。秦岭、大巴山等地的山洪、滑坡、泥石流风险增加,防汛救援和居民撤离需要提前准备。出门前查看权威预报,不要把短袖当成万能装。
一位大叔感叹,早上穿了薄外套,下午又想脱回短袖;小区阿姨笑说,这天气像翻书,得随时换页。这些接地气的话,比任何专业术语都来得真实。面对这波半秋半夏的天气,你可以换下短袖,再多备一件外套,随身携带雨伞和饮用水,留意山洪警报和社区通知,跟着权威预报走,这样既尊重气象规律,也能让生活更加稳当。北方秋凉南方还在热热热 南北温差大切换频繁 北方秋凉南方还在热热热 南北温差大切换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