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或因全球变暖而更加颠簸 气候变化加剧飞行风险及欧亚多地确认出现史上最热6月
近期,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坐飞机时遭遇的颠簸情况明显增多。6月25日,有网友表示某航空公司从上海飞往深圳的航班突遇强气流,3秒内飞机急速下降,航空公司称遭遇了晴空气流。两天后,又有网友描述在乘坐飞机时突然遭遇骤降,部分乘客因未扣安全带而瞬间腾空撞到行李舱,现场可乐液体飞溅成竖线,有人吓得尖叫哭泣。
悉尼科技大学的兰斯·莱斯利教授和米尔顿·斯皮尔研究发现,气候变化与飞机遭遇的严重气流颠簸存在紧密联系。全球变暖会增加低空大气水蒸气含量,热量和水汽成为形成“下击暴流”的关键因素。这种“下击暴流”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可能导致危险的高度变化,对飞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类似的因气流颠簸导致航班异常的事件并非个例。2025年3月,美国联合快运的一架航班因遭遇极端气流颠簸,致使5名乘客受伤,飞机被迫在得克萨斯州紧急降落;6月,一架瑞安航空的航班在德国南部上空遭遇雷暴,严重的气流颠簸造成9人受伤,最终紧急降落在小城梅明根。
两位专家解释说,全球变暖会增加低空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升温1°C会使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7%。额外的水分通常来自邻近较温暖的海洋,从海洋表面蒸发并滋养云层。随着增加的热量和水蒸气,雷暴的数量也会增多。雷暴对飞机的主要威胁在于低空风力和风向的危险快速变化,尤其是几公里宽的微下击暴流,会导致风速和风向的突然变化。
微下击暴流是由雷暴引致的一种最猛烈的下沉气流,因其突发性、强烈性和小尺度特点,被视为航空安全的一大隐患。它常出现在积雨云中,其下沉气流会使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先遭遇顶风,随后瞬间转为顺风,这种风向的急剧变化给飞机带来了极大的飞行风险。一个微下击暴流的影响范围足以覆盖一个机场,在飞机起降阶段若遭遇此情况,飞机可能会像被气流拍打在地面上一样发生坠机事故。小型飞机更容易受到影响。
7月刚开始,北半球的居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往年盛夏才有的高温。欧洲和亚洲多国的官方气象数据证实,今年的极端高温比往年来得更早、更猛烈,不仅打破了6月的多项高温纪录,还在7月初开始冲击历史上的极端高温纪录。
西班牙国家气象局报告称,该国刚刚经历了“极度炎热”的6月,平均气温达到23。6摄氏度,超过了7、8月份的正常平均水平。英国气象部门也披露,英格兰地区6月16。9摄氏度的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而整个英国则经历了自188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热的6月。
这一波反常的热浪与欧洲大陆上空的“热穹顶”现象有关。高压系统将热空气困在下方,形成“穹顶”结构,导致持续晴朗无云的天气,空气静止且缺乏降温的凉风。在美国之前也出现了类似的“热穹顶”,引发多地40摄氏度的高温。
在日本,气象厅数据显示,该国经历了自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上月平均气温较1991至2020年的同期均值高出2。34摄氏度,刷新了2020年高出1。43摄氏度的原纪录。日本气象厅表示,此次极端高温归因于西风带北移和强盛的太平洋高压系统,导致大多部分地区出现本应属于7、8月份的大气环流形势。
西班牙西南部埃尔格拉纳多地区上周六出现46摄氏度的极端高温,若经核实将创下西班牙的6月气温纪录。巴塞罗那的6月平均气温达到26摄氏度,打破了自1914年有记录以来的极值,并在周一出现37。9摄氏度的高温。葡萄牙莫拉镇也在6月29日测得46。6摄氏度的气温,刷新了葡萄牙大陆地区的6月单日最高气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