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有何影响 或增千亿险资入市 ,《动画大放映》 2025
5月7日上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宣布会上发布了进一步推动险资入市的政策。个中,将偿付能力规则中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10%受到广泛关注。
中泰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阐发师葛玉翔表示,据他测算,这一政策或将带动逾1300亿元的增量资金。假设针对险资持有的沪深300股票风险因子下调10%,在50%沪深300身分股设置装备陈列下,静态开释最低本钱为364亿元。假如整个增配沪深300,对应股市资金将达1349亿元。假如不增配股票,则改良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幅度1。4个百分点。
权柄资产对偿付能力的占用一向是险资进行权柄投资时的首要考量身分。一旦偿付能力低于监管要求,将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及营业开展造成宏大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险资的权柄投资措施。是以,在去年至今的历久资金入市政策之下,多名行业人士呼吁进一步下调权柄投资的风险因子。
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曾宣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关照》,对付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身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剂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通俗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剂为0。4。自那时起,在继续低利率情况下,保险资金继续加大股票设置装备陈列比例。数据显示,2024年四时度末人身险公司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占比合计为12。5%,同比基础持平,但个中股票占比提升了0。36个百分点;产业险公司合计比例则为16。33%,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个中股票占比提升0。95个百分点。
业内阐发人士普遍觉得,大部分险企尤其是大型上市险企的权柄投资比例仍较监管上限有一定空间。上月监管上调险资的权柄资产设置装备陈列比例上限后,险企按照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分歧,权柄投资比例上限从之前的10%~45%上调至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