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称被平台经理私自报名外卖大战
2024年9月,杭州某餐饮商家王女士向媒体爆料,其店铺在未签署任何协议、未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某外卖平台区域经理私自报名参与“秋季外卖大战”,导致店铺被迫接受“满30减15”“免配送费”等强制折扣,单日订单量激增300%但净利润暴跌65%,甚至出现“越卖越亏”的荒诞局面。这一事件并非孤例——成都、武汉等地超20家商家反映类似遭遇,平台经理以“系统自动报名”“优化流量分配”等话术诱导或隐瞒,将商家卷入价格战漩涡。当“平台赋能”异化为“平台绑架”,外卖行业的生态危机已浮出水面。
立论点:外卖平台对商家“强制参战”的行为,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与规则漏洞实施“数字霸权”,其背后是平台经济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掠夺”的恶性循环,亟需监管介入重构公平生态。
分论点一:信息不对称与规则模糊,为平台“越权操作”提供温床
外卖平台的商家管理系统普遍存在“权限模糊”问题。某平台《商家合作协议》显示,区域经理拥有“活动报名推荐权”,但未明确界定“推荐”与“强制”的边界;而“系统自动报名”功能更成为遮羞布——平台宣称“商家可随时退出活动”,但实际退出需经过“申请-审核-生效”三步流程,耗时长达48小时,远超活动周期(通常为24-72小时)。这种设计使商家陷入“被动参战-难以退出”的困境:王女士的店铺在活动期间单日接单超500单,但因备餐不足遭遇37条差评,平台却以“服务不达标”为由下调其流量权重,形成“惩罚性闭环”。更隐蔽的是数据操控——平台向商家展示的“活动收益预测”通常忽略隐性成本(如包装费、人工加班费),某调研显示,78%的商家实际亏损高于平台预测值,这种“数据误导”进一步削弱了商家的自主决策权。
分论点二:平台流量分配机制,将商家绑上“价格战战车”
外卖平台的核心盈利模式是“佣金+广告”,而流量分配是控制商家的关键杠杆。当前,平台将“参与促销活动”作为流量加权的核心指标:未参与活动的商家,店铺曝光量下降40%-60%;参与活动的商家,则可获得“首页推荐”“排名前置”等特权。这种“流量绑架”迫使商家不得不接受平台规则——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透露,其旗下店铺若拒绝参与“神券节”,单日订单量会从800单骤降至200单,而参与后虽订单量回升至1200单,但每单利润从5元降至1.2元。平台经理的“私自报名”行为,本质是替商家“代选”了“流量优先”策略,而忽略商家的利润诉求。更值得警惕的是“二选一”变种:部分平台经理暗示,若商家拒绝参与活动,可能被列入“低质量商家名单”,未来难以获得配送补贴、新客优惠等资源,这种隐性威胁进一步压缩了商家的选择空间。
反论点:平台活动促进销量,商家应主动适应市场规则
部分观点认为,外卖大战是行业常态,商家可通过“薄利多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平台经理的行为是“帮助商家抓住流量红利”。例如,某奶茶品牌通过参与“买一送一”活动,单店月销量从3000杯增至1.2万杯,虽单杯利润下降,但总利润增长50%。这种论调忽视了两个关键事实:其一,并非所有商家都具备“以量补价”的能力——中小商家因供应链脆弱、成本控制差,往往在价格战中率先出局;其二,平台经理的“私自报名”剥夺了商家的“选择权”,即使活动对部分商家有利,也应由商家自主决策,而非平台代劳。
驳论:流量红利≠健康生态,平台需平衡商业利益与商家权益
反驳者可能认为,平台通过活动吸引用户、扩大市场,最终会反哺商家。但现实是,外卖行业的“流量陷阱”已显现:2024年二季度,某平台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15%,但商家平均利润率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形成“商家增多-竞争加剧-利润压缩”的恶性循环。更严重的是,平台将活动成本转嫁给商家——某平台2024年财报显示,其“营销服务收入”(即商家活动支出)占比从22%提升至31%,而商家调研显示,63%的商家认为“平台活动成本过高,挤压生存空间”。这种“平台赚广告费、商家赔本赚吆喝”的模式,本质是平台对商家利益的掠夺,而非共赢。
前瞻性建议:构建“规则透明-选择自主-监管兜底”的治理体系
破解外卖平台“数字霸权”,需从三方面突破:其一,规则透明化,要求平台明确活动报名流程、权限边界,禁止使用“系统自动报名”等模糊话术,所有活动需商家二次确认;其二,选择自主化,赋予商家“一键退出”权利,退出后流量分配不得低于活动前水平,避免惩罚性措施;其三,监管兜底化,市场监管部门应将“强制参战”纳入反不正当竞争范畴,对违规平台处以营收1%-5%的罚款,并建立商家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如杭州已试点“外卖商家权益保护中心”,72小时内处理纠纷,成功率超90%。
当外卖平台的算法将商家视为“流量燃料”,当区域经理的KPI压过商家的生存权,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字时代的商业伦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商家需要的不是“被报名”的“流量红利”,而是“能拒绝”的“选择自由”;平台追求的不应是“垄断流量”的“数字霸权”,而是“共生共赢”的生态健康。唯有让规则回归透明、让选择回归自主,外卖行业才能真正摆脱“价格战泥潭”,走向可持续的未来。